缩略图

基于思辨能力提高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王爱菊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050011

摘要:思辨能力作为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并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实现深度学习,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始终。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着手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立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探究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将基于思辨能力研究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思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引言: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行与新课标的逐渐渗透,使课程教学实践的多个方面受到一定的波及,在新时期教学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主要指学习者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度思考与辨析认知的关键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的途径,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在融合思辨能力培养与学科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把握关键教育契机,深入创新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的同时,推动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深入挖掘思辨元素

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有序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保障,可以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呈现出主动的学习姿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做到乐于表达,实现自身创新性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双重发展。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与引用的思辨性元素,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与明确的导向。

例如,教师在讲授《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部分的内容时,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知道纳米技术应用于哪些领域,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医用纳米机器人工作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不同感官的运用体会纳米技术的神奇之处,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如: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有怎样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再将课文进行分层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深入挖掘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思考纳米技术对于人类的多个领域而言,是否只有益处而没有不利影响?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与此相关的资料,在下节课分享。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辨意识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教学模式传统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落实新课改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思辨意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也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双重提升的重要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期间,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进行全面创新,把握教学节奏与教学重难点,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实现思辨意识的增强。

例如,教师在讲授《两小儿辩日》一部分的内容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电子交互式白板为学生播放本课的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与孔子相关的资料,进而引出课文的主要人物。在这之后,鼓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将本篇课文进行自主翻译,并划分课文的朗读节奏,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当中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与他们各自的观点。接下来,教师将“科学之问”作为主要线索,在班内设置辩论擂台,学生化身“辩论小能手”,利用所学到的现代科学知识,针对太阳远近的问题展开辩论,以此提升思辨意识。

三、丰富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乐于思辨

组织丰富的课程教学活动是为课堂教学注入趣味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课程知识的探究。引导学生乐于思辨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深入了解思辨能力发展必要性的关键环节,可以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一部分的内容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赤壁之战》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了解哪些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组织“历史人物我来猜”的活动,为学生呈现三国时期不同人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说出人物的名字与相关的事迹,或者为学生呈现阅读资料袋,学生在阅读后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以此导入本课的教学主题。在这之后,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在班内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通过人物的形象进行简单的情景剧表演,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如果诸葛亮不善于识别天象,且当天没有大雾的掩护,是否能够成功地向曹操借十万支箭,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结束语: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辨析能力的结合体,主要针对事物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其本质是一种推断行为,其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学习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语文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具有极为显著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其中包含的教育内容具有极为鲜明的思辨色彩。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思辨能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期间,通过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等多种途径,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立婷.小学语文高年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03):63-65.

[2]郭瑞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5,(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