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团队协作模式的优化与效果评价
廖俊雅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随之升高的是其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并且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日渐激烈,医院若想要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自身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1]。急诊科是各大医院的重要科室,该科室开展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 [2]。团队协作是指将整个急诊科作为一个团队,通过团队整体管理的手段,提高每一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急诊科室内建立起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急诊护理团队,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3]。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团队协作模式的内涵,总结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团队协作模式的优化方法,以期为急诊科护理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科学指导。
1 团队协作模式的内涵
团队协作模式是将该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仅包括这一部门的员工,还包括这一部门的管理层,将其作为一个共同体。这一模式由团队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共同协作运行,所有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已达到预期的目标 [4]。急诊科是医院内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该科室内护士较多,其具有相似的专业技能,并且工作目标相同,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团队。护士长作为急诊科护理团队的领导者、组织者,自然在该团队内占据着核心地位。
2 急诊护理中团队协作模式的优化
2.1 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
由医院牵头,建立起针对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在每年年底时,根据急诊科室各责任小组的工作情况、第二年的工作计划,与医院护理部一起,为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制定符合其工作实际情况的团队工作目标。并将急诊科的团队目标有机结合到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目标,同时,将科室整体的团队工作目标细分为各个小目标,实现护理质量目标的分层管理。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下设置 5 个责任小组,包括健康教育小组、优质服务小组、专科护理小组、实习带教小组、科研论文小组,组长均由质量控制组的成员担任,保证急诊科内每位护理人员都分配到其中一个责任小组内。护理人员在积极完成个人工作目标时,主动参与到责任小组的工作中,在科室内形成“人人都当护理管理员,个个都是质量控制者”的团队氛围,在开展各项护理管理工作中,注意各个护理人员组织归属感的培养,责任感的提升。
2.2 开展团队技能训练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发展快,死亡风险高,且可能存在多个病人同时入院的情况,因此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快、准、狠。急诊科室内可开展“批量急诊人员护理预案”的情景培训及考核工作。通过随机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给予其特定的急诊护理场景,让其分工配合、反复练习,使所有护理人员领悟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情景培训的场景包括护患沟通情景模拟、社区急救知识培训等内容,培训过程中,护士长根据各个护士擅长领域的不同为其安排对应的角色,例如:在护患沟通情景模拟中,表演力突出的护士负责护理技巧的演示,语言组织能力强、普通话标准的护士担任主要沟通者。通过情景培训展开团队技能训练工作,不仅有团队协作技能的培训,又可增强护士各大专业技能,使其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魅力,帮助护士养成团队协作的技能及品格。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急诊科“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工作者,相较于男性护士,女性更具备温柔的特质,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更加善于对病人以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的观察。急诊科病人由于病情危急,患者本人以及家属难免出现严重的担忧心理,病人可能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还有引起医患纠纷的风险。对此,急诊科护士必须整体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护理服务理念。另一方面,急诊科护士多为女性,因此其心理更为柔软,加之急诊科环境的特殊性,其可能每天都会经历病人的去世,因此护士本身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重视。对此,护士长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身作则,积极关心护士的心理问题,为护士排忧解难,在科室内营造出和谐的团队氛围,保障护士团队协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4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急诊科开展护理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内涵的进步以及技术质量的提升,保障病人治疗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每一位护士都是组成团体不可或缺的个体,其个人的行为是影响团队协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规范护士个人行为,以保证团队协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建立互相沟通体系
沟通是急诊科工作人员个体之间进行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长与护士之间必须每天进行护理工作、护理要点、护理意见的沟通。科室内需要定期以责任小组单独、5 大责任小组团体的形式就护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讨论,学历高者、经验丰富者,可结合自身知识及经验对他人进行引导,并积极提出建议以及改进措施;同时,每位工作人员都可进行经验以及教训的分享,每次讨论中收集到的可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护士长可上报至管理部门,并具体实施到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
3 结语
对急诊护理工作开展团队协作模式,可提高其整体管理质量,通过该模式的开展,可实现护理团队向心力的强化,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急诊科内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5],帮助医院建立起高水平的急诊护理团队,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最终实现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万雪莲 , 孙秀英 , 吕秋丽 . 急诊快速通道下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7(17):122-125.
[2] 陈玲 , 吴笑 . 快速通道下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2022,22(7):1100-1102.
[3] 张晴 , 吴亚萍 .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性会厌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11):155.
[4] 雷萍, 宁小川, 黄连英, 等. 急诊护理绿色通道下团队协作对急诊脑卒中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2,7(5):102-105.
[5] 苏丽 , 王加琳 . 多学科协作团队急救护理路径在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5,44(6):100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