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实践课与作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刁祥玉
攀枝花市盐边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地位正日益显著,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学模块,承载着学生思维与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任,教学实践中,二者往往各自为政,劳动教育仍停留在“活动体验”的初级阶段。作文教学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僵局,劳动实践与作文教学相汇合,显著增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劳动实践也能促进观察能力、思维深度、表达技巧与创造力的成长,促进教育培养与教学活动的同步进步。
一、初中劳动实践课与作文教学融合的现状分析
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 , 而写作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学生缺乏真情实感 , 写作内容缺乏深度、广度等问题。新教育背景下 , 劳动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然而 , 其与作文教学的融合依然不充分。初中阶段劳动实践与作文教学融合存在显著缺陷,融合理念淡薄,教学环节明显断裂,众多教师未能深刻洞察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劳动教育集中于技能操作与任务实施,对劳动体验进行深入分析与反思性探讨。作文教学多倚赖虚构情境及课外阅读内容,未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难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与表达欲望。融合方式较为单一,课程构建未体现科学系统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动实践成果偶被选作文题,常忽略对写作目标的前期明确预设及劳动体验的后续深度反思指导,难以形成“劳动体验”至“思维加工”再到“语言表达”的连贯教学流程,阻碍了教学成效的全面进步。[1]
二、初中劳动实践课与作文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一)主题统领,精准设计
主题引领在课程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不可或缺,通过有效促进了劳动实践与作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整合,实现二者之内在结合。主题统领为学生指明了学习路径,实现劳动实践与写作素材的同步性,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与内在学习引擎。通过主题的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具体化了体验目标,在写作实践中,紧贴个人真实情感进行叙述。[2]
在初中阶段,以“校园绿化,我参与”为主题,实施劳动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集体以分组形式执行校园植物种植及养护工作,亲手挖土、栽树、浇水,感知劳作的苦涩与成就的欢畅。教师于活动启动前,对劳动写作的规范进行了精确说明,着重于植物生长过程及个人劳动体验的细致观察。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精微洞察植被的形状与转变,及时记录关键细节和心情感受,活动结束后,针对校园绿化体验这一主题。学生作文进行表达,依托劳动体验进行文章创作,若干学生作品展现了植物的生长轨迹,若干学子在文中展现了劳动后的愉悦与担当情怀。
(二)情境创设,激发表达
作文教学得益于劳动场景的真实生动,素材资源得以扩充是激发学生表达意愿的核心动力源,模拟或再现劳动环境,促使学生深入体验劳动情感波动及具体细节,从而深化对劳动意义的理解,情感与情节的有机融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引导学生以问题与情感为背景投入劳动实践,学生的感知与创作潜能因体验式学习而得到有效激活。
在教学实践阶段,初中实施了“烹饪家乡风味”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独立搜集各地方的传统菜肴配方集,搜集家族烹饪技艺及其背后故事,进而亲自操持烹饪活动。教师倡导学生在烹饪活动中细心观察食材色泽、香气及烹饪细节的进展,体验劳作的辛酸与成果的喜悦。课程围绕“家庭风味”这一核心主题,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描绘劳动场景中的家庭温情、味蕾体验及劳动的挑战与愉悦。
(三)多元评价,持续优化
评价体系需突破传统学科评价的单一性壁垒,塑造融合劳动成果、写作表现与综合素养的多维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对学子劳动成效的实质性产出给予考量,参与投入、团队协作精神、成果质量与创新水平。评价体系也重视作文的文辞规范、篇章结构的周密性及情感表达的真挚性与细节描写的生动性,结合劳动与写作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展现学生在实践与表达领域的成长轨迹,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飞跃。[3]
在实施劳动与作文结合型课程阶段,形成了“劳动成果、写作表达及综合素养”的三维评价方案,评估要素涉及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协作效果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与创意表现。全面考量语言规范度、文章结构完善性与情感表达真挚细腻的三个层面,评价过程中,学子率先进行自我审视,检视劳动态度与写作实绩,继之进行同窗互审,互陈优化思路,评价活动步入尾声,教师实施总结性评价。
三、结语
劳动实践课与作文教学的融合,非仅“活动 + 写作”的简单拼凑,形成一种以实证体验为起点、语言表达为媒介、综合素质培养为终点的教育模式,采纳主题导向、情境设置、多元评价途径,学生得以在劳动实践中习得观察、思考与记录的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认同的领悟与认同,应深化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的结合,构筑多样化的劳动与写作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劳动精神与文字力量交织共鸣,滋养学生成长历程。
参考文献
[1] 丁云岭 . 初中劳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0(11):134.
[2] 冯家芹 . 劳动课中的作文灵感——基于实践体验的写作教学创新路径 [J]. 塑料包装 ,2025,35(3):317-319,207.
[3] 刘松桂 . 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J]. 孩子 ,2023(2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