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在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路径探究

作者

杨鹰

万州区田家炳学校 重庆万州 404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并经历了百年岁月磨砺,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而本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庆市为例,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措施,而本地的本土文化相对更为丰富,因此教师通过开展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并采用多样性的措施调动学生参与到其中,积极对学生提供鼓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故而,本文进一步分析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在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路径。

一、中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困境

(一)缺乏文化自觉意识

中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但是当前中学生明显准备不足,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应有五大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但是多数中学生仍处于第一层次的阶段内,即:生理方面需要的追求,其中包括:食物、衣服等,往往没有达到自我实现需要这一层次。特别是在日常学习中,中学生多以被动、盲目地进行学习,加之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动力不足,缺乏远大的理想与追求,且没有文化主动与文化自信。

(二)缺乏文化辨析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内,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相对较为繁多,但是了解的信息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片面,最终导致学生缺乏文化辨析能力,并不能准确对信息进行筛查和辨别 [2]。而良莠不齐的信息会一定程度内影响中学生的价值观,弱化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意识,最终造成了学生缺失文化价值的认知同感,缺乏文化辨析能力。

(三)缺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中学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造成当代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意志力,承受困难、挫折压力等方面相对较弱,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关注,未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故而并未及时对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校正。而学校更注重应试教育,而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相对更为脆弱,缺乏“国之大者”的文化承受能力。

二、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在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路径

(一)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本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和精神纽带。通过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有效推动学生民族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融入万州本土文化的内容。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自行收集万州本土文化相关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然后,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解,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本土文化知识有充分地掌握与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本土文化。例如:万州本土文化以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作为核心。而八年级语文课文中《三峡》就充分展示了三峡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本土文化的收集过程中加强对三峡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并为学生播放与三峡相关的图片,便于学生观赏,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三峡》的诵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该课文发表自身的看法,使其各抒己见,合作讨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

(二)创设实践活动

教师在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切勿仅局限于课堂中,还应调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本土文化。而且,利用实践活动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本土文化的了解中,并传扬本土文化 [3]。例如:万州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如下:三峡绣、三峡陶艺;饮食文化如下:万州烤鱼等;自然文化景观如下:天生城摩崖石刻、三峡、四川竹琴、金钱板等。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其分为各个小组,然后以抽签的形式向学生发放对应的任务,使学生在课后时间内能够收集万州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询问街边的老人,了解万州本土文化背后的故事,学生还可以动手学习三峡陶艺、三峡绣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整体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认同万州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结语

如今,中学生生活在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学生多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了解社会、接受知识,但是这种途径所掌握的信息相对单一、片面,受其影响导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本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万州见证巴楚文化交融与三峡文明演变,其本土文化相对更为丰富。十分注重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通过开展本土文化经典诵读以及实践活动等,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本文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胡婷 , 陈梦施 , 黄志平 .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培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探析——以“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为例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24, (35):56-58.

[2] 蒋伟 , 周志平 . 生活力培养:基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视域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 25(08): 78-81.

[3] 张姝玥, 苏嘉韵, 张诗雨, 何玉梅, 张积家. 跨文化敏感性影响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双文化认同整合的中介和文化自信的调节作用 [J]. 民族教育研究 , 2023, 34 (05): 69-7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在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路径探究 》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 :WJY-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