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生物新教材下的教学方法

作者

吴俊

四川省乐至县石湍中学

生物学科的教学受到科技发展和教育进步的影响,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处于持续的更新和变革之中。生物学科在科技与教育发展进程中,其教学方法与内容持续更新变革,近年来新出现的生物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样、鲜活且紧跟时代的教学素材,这无疑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考验。当前生物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新的教材体系下,怎样施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生物教育者可依据新教材的特性,凭借自身经验来探讨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师群体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一、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和传统教材相比,新的生物教材有着如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 新教材编写时,着重把生物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联系,利用生动的案例、图片与视频,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就像在基因工程相关内容的编写上,新教材会引入转基因作物、基因疗法这类热门话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重视实验与实际操作:新教材对实验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十分看重,安排了众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这些实验包含多种类型,除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之外,探究性、设计性实验也在其中,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帮助。

3. 对跨学科整合加以强调:在编写新教材时,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像把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这种多学科结合的编写方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4. 能力培养受到重视:新教材在内容编排时,更着重于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育,像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当中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二、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

为了将生物新教材的特点发挥出来,提高教学成果,教师们应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以下是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

1. 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历经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规划实验、采集数据、剖析结论等流程,进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培育。在新教材的体系中,教师能够创设不少探索性问题,像“为何不同地域的植物类型有别?”“人类基因组计划如何影响医学?”等。这类问题既能联系实际生活,又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2. 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在新教材的应用过程里,不少实验与活动都得由多人协作开展。就拿探究植物生长受光照影响的实验来说,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开展实验,之后再一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推动他们之间的交流并相互启发。

3. 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借由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师在新教材的案例教学里,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出像模拟实验室、虚拟解剖之类的情境。学生能够借助这些情境更为直观地领会生物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4.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工具和途径。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工具可被教师用于辅助教学。像在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动的生物现象;在教授地理知识时,也可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补充丰富的地理素材。再如探究遗传规律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运用虚拟实验室开展模拟实验等操作。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反思性评价这种方式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在新教材的运用环节,教师能够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与结果予以记录,并且开展反思与总结。比如,在探究某个生物学实验(像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之类)时,学生或许会碰到某些情况,即某些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可学生自己却没有察觉到,这时候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并且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像这样,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

三、教学方法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们在运用上述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留意以下这些方面:

1. 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参与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2. 过程与方法应被重视:在教学过程里,过程与方法是需要被注重的部分,不能只着眼于结果或者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手段与思维模式,培育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3. 重视实践操作与实际运用:生物学科的实践性颇为突出,所以要重视实践操作与实际运用部分的规划与施行。教师应借助实验、实践之类的途径,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里,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跨学科融合:生物学科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与交叉之处,所以要重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像可以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处理实际问题之类的方式就很值得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由于整合了不同学科知识,所以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筑牢根基。

5. 重视评价和反馈:教学进程里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助力学生及时知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调整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教师能够借助作业、测试等手段开展定量评价,也能够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定性评价,同时给予具体的提议和看法,从而推动学生更有效地发掘自身潜能、提升能力水平等。例如可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予以记录,开展自我反思与总结,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学习策略与方法做出调整等;小组讨论或交流活动也可定期举行,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经验分享出来,从而实现相互借鉴和学习等;另外,邀请专家或者同行来听课,并让他们给予指导与建议等措施也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等。借助这类评价与反馈的途径,教师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形,进而为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辅导与协助,最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其不断成长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