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材阅读指导,促数学学困生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谭文军
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 101100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理科之父。作为基础学科,它的应用又特别广泛,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又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造就了难度较高、一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的事实。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因素很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学生因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难以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导致数学学习效果不佳,形成学困生群体,对这部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产生谈数学“色变”; 同时,大多数数学教师,虽然会高度重视概念、例题方面的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复强化训练,但是却忽视了数学阅读教学,尤其是立足于教材的阅读指导教学。因此,加强教材阅读指导,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有效性,成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且亟需解决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技巧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存在明显障碍,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还可能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材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载体,对教材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加强教材阅读指导,探索适合学困生的学习路径,对于提升其数学学习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我校是北京市办有特色的中学,数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这主要源于我们对学生分层教学,高度重视所有学生,尤其是数学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阅读的潜在动力和前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乐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教育。”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阅读中去。以“疑”导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自觉完成数学阅读,获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开心,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策略,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师要研究教材阅读策略的开发与应用,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累阅读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要充分发挥教材上的作用,设置问题导行阅读。新教材中都有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初中生对于这类阅读材料文字叙述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探索和研究,而教材中的材料如“思考与交流、阅读理解(数学文化)、回顾与整理(关注联系、聚焦基础、明确要求、深入思考)”等都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具体做法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数学读书方法的指导;1. 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材料,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2. 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3. 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例题解法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4.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素材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身心投入,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然后再尝试完成后面的练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上课,目的性更强。课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指定一两个学困生朗读,然后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发挥群体作用。对于概念的形成,一般采用图表辅助理解法:利用图表、模型等视觉工具帮助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对于重点例题要用同伴互助阅读法: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间相互讲解,通过教别人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对于整节课的教材学习要用反思性阅读法:鼓励学生阅读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自我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理性塑造,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教育。这点,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过程中,通过提供阅读策略、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确实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庆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4(18):121-123.
[2] 邢永军 . 如何提高后进生数学成绩 . 考试周刊 ,2014(26):67.
[3] 陈秀琴 . 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 甘肃教育 ,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