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路径探究

作者

袁玲娟

甘肃省镇原县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

引言

幼儿园阶段作为人生起步关键期,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及文化认同感重要任务,地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历史积淀产物,承载着丰富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过程,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教育亲和力与实效性。探究立足地域文化视角分析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合现状与问题,探索有效融合路径旨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幼儿园艺术教育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问题梳理

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已经开始关注地域文化价值,部分地区积极探索融合路径取得一定成效,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文件,强调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特色化办园。从实践层面看不少幼儿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课程整合等方式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如节日庆典、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等内容进入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许多教师也开始尝试收集整理地方童谣、故事、手工技艺等资源,编写适合幼儿学习特色教材,这些探索为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然而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融合机制尚不完善,许多幼儿园对地域文化认识不足融合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系统性规划与持续性推进。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教育资源匮乏,许多珍贵地方文化因缺乏适当转化而无法有效进入幼儿园教育场域,教师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对本土文化了解有限缺乏挖掘转化能力,难以将地域文化有机融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评估标准与方法,导致融合效果难以客观评价,家园社区协同不足文化传承仅依靠幼儿园单一力量,缺乏多方联动机制影响融合深度与广度。这些问题制约着地域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发挥应有价值,亟需寻找有效解决路径。

二、挖掘地域文化元素,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体系

系统梳理地域文化资源构成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前提与基础,幼儿园应充分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资源,建立完整地域文化资源库,此类资源可以从物质文化层面关注地方建筑风格、服饰特色等形态,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收集整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表现形式,从精神文化层面提炼地方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内涵。梳理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内涵挖掘与价值判断,选取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内容,避免陈旧落后文化因素,确保文化资源适合幼儿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为后续教育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源梳理工作应具备系统性与持续性,幼儿园可建立常态化文化资源收集机制,鼓励教师通过调查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不断丰富完善资源库,形成动态更新机制使文化资源始终保持活力与时代性。

构建多元化地域文化艺术教育内容体系是融合关键与核心,幼儿园可依据地域文化特色与幼儿发展规律,将地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各艺术领域,在音乐教育方面引入地方民歌、童谣等,让幼儿感受本土音乐独特韵律与表现力,在美术教育方面借鉴地方绘画、剪纸等造型艺术形式与技法,培养幼儿造型能力与审美情趣。在舞蹈教育方面可改编民间舞蹈动作,创编适合幼儿表演舞蹈作品,在戏剧教育方面可将地方戏曲、木偶戏等简化改编,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幼儿园还应注重跨学科整合,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中,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自然接触感知地域文化,实现文化浸润式体验。这种多元化内容体系不仅能全方位展现地域文化丰富内涵,也能满足幼儿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避免文化教育碎片化倾向,形成系统连贯教育脉络,使幼儿能够逐步建构完整文化认知框架。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途径,提升地域文化艺术教育实施效能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地域文化艺术教育实效性重要保障,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体验式教学法尤为适合幼儿园艺术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参观博物馆、非遗工作室等方式,幼儿直接接触地域文化场景与代表性物品,获得真实感知体验。情境教学法能创设贴近幼儿生活情境,如模拟地方节日庆典、民间集市等场景,使幼儿在仿真环境中理解文化内涵,游戏化教学法则通过设计富有地方特色游戏活动,如民间体育游戏、传统手工游戏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项目式学习也是有效途径,引导幼儿围绕某一地域文化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精神与探究能力。这些创新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使地域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艺提高教育实效性。

强化实践环节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实施效能关键举措,幼儿园应重视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有机会亲手制作地方手工艺品、演奏民间乐器等,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地域文化理解与记忆。应建立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邀请家长、社区文化工作者等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可定期组织家长参与文化寻根活动,共同搜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料,邀请民间艺人走进幼儿园开展技艺展示与互动教学等。幼儿园还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培训交流、研学考察等方式提升教师地域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发地域文化特色课程资源。这种多方协同模式能有效整合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文化体验,促进地域文化艺术教育深入开展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真正达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目标,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且富有创造力幼儿。

结论

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特色教育体系重要途径,通过系统梳理现状问题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推进二者深度融合。未来发展中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构建评价机制形成多方协同格局,促进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艺术教育有机融合,为幼儿提供更具文化底蕴且富有地方特色艺术教育环境,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新时代幼儿。

参考文献

[1] 陈蓓蓓 . 地域民俗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教研模式的探索 [J].师道 , 2024(24).

[2] 罗小慧 . 基于地域特色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探究 [J]. 炫动漫 ,2023(7):0103-0105.

[3] 刘艳. 探索地域文化与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创新融合[J]. 教育家,2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