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中职英语BOPPPS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汪爱民 孙建艳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惠山 214153

引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中职英语教学已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还要重视其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BOPPPS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过程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六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效的统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 BOPPPS 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使其在情境体验与任务完成中不断内化语言知识并提升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职业教育与语言学习目标存在差异等问题,BOPPPS 模式的实施仍需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特点进行策略化改进。因此,研究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有效应用BOPPPS 模式,对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BOPPPS 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中职英语教学适配性

BOPPPS 是由 Bridge-in(导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课前评估)、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课后评估)和 Summary(总结)六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优势在于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注重学习者的参与与反馈,使课堂过程从导入到总结形成闭环,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对于中职英语教学而言,BOPPPS 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其“导入”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真实语境;“目标”环节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形成阶段性任务意识;“课前评估”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状态,从而调整教学计划;“参与式学习”强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和情境实践,这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课后评估”能够即时检测学习效果并提供反馈,促进学习方法和内容的改进;“总结”环节则帮助学生系统化整理知识,形成长期记忆。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相比,BOPPPS 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这对于基础薄弱但实践需求较高的中职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适配性和可操作性。

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BOPPPS 模式的教学目标设定策略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应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BOPPPS 模式中的 Objective 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衡量、可达成的具体学习任务。在制定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职业背景与未来岗位需求,将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相融合。例如,在语言能力方面,目标可以聚焦于特定职业场景中的口语交流、阅读理解和写作应用;在文化意识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与其职业相关的国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沟通习惯;在思维品质方面,可设计分析、比较、归纳等任务,促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能力方面,则鼓励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资料整理、反思总结等自主学习方法。目标设定应遵循“具体、可测、相关、适宜、时限性”的原则,确保每个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可实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成就感。

三、参与式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策略优化

BOPPPS 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Participatory Learning,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与协作探究。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参与式学习的设计应突出任务驱动和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项目制作、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实践与反思。为了增强参与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和英语水平,设计贴近真实工作场景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提升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导游接待流程,进行全英文讲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完成一段英文产品介绍视频。这种与职业情境结合的参与式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语言学习服务于职业发展需求。此外,教师应在活动中承担引导与支持的角色,及时提供语言帮助与策略指导,确保活动既有自主性又有可控性,避免学生因语言障碍而降低参与度。

四、反馈与评估机制在BOPPPS 模式中的实施要点

在 BOPPPS 模式中,Pre-assessment 与 Post-assessment 分别承担课前与课后评估的功能,旨在形成有效的教学闭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课前评估不仅可以通过小测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作业检查等非正式方式收集信息,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课后评估则应注重多维度和多方式,既包括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也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合作能力、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反馈应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不仅指出学生的问题,还应提供改进建议与具体方法,以便学生在下一阶段学习中加以调整。

五、BOPPPS 模式与信息化手段及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路径

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BOPPPS 模式的实施应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职业素养培养深度融合。信息化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应用、智能评测系统等,可以为 BOPPPS 模式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即时反馈渠道,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自主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环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与沉浸感;在参与式学习环节,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模拟职业场景,让学生获得更加逼真的语言使用体验。

结论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导向,BOPPPS 教学模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系统化、结构化的路径。通过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优化参与式学习、完善反馈与评估机制,并与信息化手段及职业素养培养深度融合,BOPPPS 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研究表明,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注重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的结合,强化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才能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丽 . 基于核心素养的 BOPPPS 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21(15):85-88.

[2] 张敏 . 中职英语课堂 BOPPPS 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探析 [J]. 外语界 , 2020(4):72-75.

[3] 王芳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10):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