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于清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八五九农场中心学校
当前一些教学场景里,依旧存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以应对考试训练为方向的惯性做法。这种做法既很难符合青少年语言认知发展规律,也和政策提倡的“减负提质”目标不一致。怎样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环境,达成语言技能培养和素养发展的有机结合,成为促进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准创设情境教学,激发英语课堂活力
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初中英语课堂要打破传统模式,用更生动、更贴近实际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引导者,要积极创建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自然使用英语,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将学生生活经验巧妙融入,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教学活动 [1]。
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Unit 1 You and Me 中的 Section A“How do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为例,教师可设计一个“校园新朋友见面会”的情境模拟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准备一些描述个人特征、兴趣爱好的英文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简单的自我介绍模板,例如“Hi,my name is... I like... because...”。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国家学生初次见面的视频片段,带领学生观察并讨论初次见面的常用语和礼仪。然后,学生随机抽取卡片,在模拟的校园环境中扮演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和相互问答。教师在一旁指导,鼓励学生用完整句子表达,纠正语法错误,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开启和维持对话的方法。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并强调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要点,如礼貌用语、询问个人信息的合适方式等。通过情境模拟,学生掌握了相关词汇和句型,锻炼了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引入项目学习,深化语言实践应用
面对“双减”背景下的教学问题,初中英语课堂需要加强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时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针对真实世界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团队合作、收集资料、制定并实施方案等步骤,全面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确保项目目标能够实现[2]。
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Unit 5 Fun Clubs 中 Section B“What can youlearn in a school club?”为起点,教师可以发起一个“设计并推广我们的校园俱乐部”项目。项目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俱乐部类型及活动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讨论感兴趣的领域。随后,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设计一个虚构或真实的俱乐部,包括名称、宗旨、活动安排、成员招募标准等。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用英语撰写介绍文案、设计海报、录制视频,以吸引更多同学加入,教师提供语言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在展示阶段,各小组通过 PPT、视频或现场演示介绍俱乐部,其他同学提出疑问或建议。最后,教师组织评选“最具创意俱乐部”“最佳宣传奖”等,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总结语言运用的优点和不足。此项目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口语表达及多媒体制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融合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互动模式
在当前教育环境里,教师需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的紧密结合,以此创新互动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资源、在线互动平台等现代技术方法,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束缚,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感受。这种结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还能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进步[3]。
以七年级下册人教版“Unit 1 Animal Friends”中“Section A Whydo you like animal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互动。具体来说,教师能提前制作一段涵盖多种动物特点、生活习性的视频短片,并在课堂播放。之后,教师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发起“我最喜欢的动物”话题探讨,激励学生通过平台表达自身观点,分享喜爱某种动物的缘由。在此期间,教师可设置实时投票功能,让学生对自身最感兴趣的动物开展投票,并展示投票结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在线资源,例如动物保护网站、动物纪录片等,深入知晓动物知识,拓宽知识面。为进一步增强互动性,教师可设计在线问答环节,针对视频内容或学生探讨的话题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迅速作答,以此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提升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整个教学期间,教师需紧密留意学生的参与状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课堂互动之中。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推进教育变革的时代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成为必然。情境教学构建真实语言环境,激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项目学习以真实任务为驱动,深化语言实践;信息技术融合借助现代科技,拓展课堂互动范围。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英语教学新模式,既符合青少年语言认知发展规律,又准确回应“减负提质”的政策要求,为推动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 白凤宝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生英语 ,2025,(32):161-162.
[2] 陈晓虹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J]. 英语教师 ,2025,25(03):165-167.
[3] 宗玲.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 上旬 ),2025,(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