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群文阅读下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作者

郝文霞

内丘县第三中学 河北 邢台 054200

读和写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二者结合是基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特点的必然趋势,也是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注重整合听说读写”的明确要求。群文阅读作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一大热点,在“以读促写”的理念下可以为写作教学提供指导和思路。

一、写作准备阶段

1. 转变教师观念

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读写分离观念。在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而是倾向于采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

其次,教师需要改变对自身角色的传统认识。教师应首先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由传统的“教学执行者”向“教育研究者”转变,并始终秉持探索与研究的精神,深入剖析群文教学与写作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有效策略。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引用相关内容,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来鼓励学生和自己阅读;课余时间,教师应善于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大量阅读。

教师应养成写作的习惯。教师通过亲自写下水文,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写作技巧的应用。

3. 巧妙设定议题

从教材单元确定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掌握单元主题与写作指导。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部编版教材将阅读与写作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部编版教材中,阅读部分是依据“主题”进行组织的,而单元写作部分与阅读内容紧密相连。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阅读部分包含《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列夫·托尔斯泰》篇文本,均以人物传记为主题。单元写作部分则要求学生“学习撰写传记”。

4. 合理选择文本

文本选择是群文阅读视域下“以读促写”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一堂优质课程至关重要。教师在挑选文本时,必须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热情以及性别差异等因素,并且文本应兼具文学品质与时代特色,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可以一篇带多篇,即“ 1+X′′ ”群文阅读模式。该教学模式包含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精读,重点分析特定教材文本;第二课时则开展群文阅读,涵盖与该文本相关的多篇资料。既重视了课堂内的深入阅读,也兼顾了课堂外的广泛阅读。

二、写作指导阶段

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大致划分为“写—读—写”与“读—写—读”两种策略。

1.“读- 写- 读”模式

在此教学模式中,“写”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仿写的学习中。通过比较分析,将经典文本与学生作品进行对照,从而在语言风格、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及思维逻辑上进行模仿与创新。这种模仿并非单纯的复制,而是在原文本基础上进行意义的重建、调整与创新。通过整合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索读写互动的连接点,培育学生的文本构造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与应用水平。

2.“写- 读- 写”模式

在“写 - 读 - 写”这一循环中,阅读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成为了一个带有明确目标及强烈动机的行动。这种阅读的目的在于解决写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语言表达的不充分、结构组织的无序、材料资源的匮乏等困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需要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选择性。

三、写作批改阶段

1. 师生共同参与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应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审阅或与同伴进行互评,以便在教师正式批改前留下修改痕迹。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亦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过程评价的重要性。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第五均提供了作文修改策略。对于作文中较为浅显的问题,如书写规范、病句、标点符号使用以及是否偏离主题等,可以先让学生自行修正。学生修改完毕后,教师再进行收阅,采用学生自主修改与同伴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反思,增强他们自主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2. 评价内容的启发性

在作业批改与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作文批改模式。首先,在作文的评语撰写上,教师应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和刻板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应持发展性视角,确保评语具备明确的指导意义,防止评价流于表面。在批改时,评语应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文学性表达,例如,在评价对事件的描写时,教师可以从事件的完整性、情节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批改标准的明确化

为了使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上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必须确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明确的记叙文评价标准。建议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结合省中考语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从评分标准明确作文问题,提高修改效率。

四、写作讲评阶段

1. 合理安排、高效讲评

讲评课应利用各种讲评方法来使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意识、反思自己的问题。讲评是根据学生问题的讲评,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批改时分类收集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借助投影仪或者课间来确立讲评课的主要内容,在批改时,教师就能按照记事重要知识点对学生作文写的好的和还需要改进的进行分类,找学生写作的亮点与痛点,确立讲评目标。

2. 二次修改、分类提高

二次修改时可以直接将学生二次修改和誊写后的作文打上等级,将进步不大,或者修改不到位,没修改到点子上,没进步的同学作文本放在一起,归类他们同样出现的问题,再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些同学集中起来面批,指出问题,再布置相应的片段写作,利用教师批语、等级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到班级同学对于记事类记叙文是否有提高,也能节约教师一部分时间。

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群文阅读指向写作训练能更好的实现阅读与写作成绩双赢。

参考文献

[1] 段存真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J]. 中国教师 .2024(6).

[2] 顾正忠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J]. 语文世界 .2024(7).

[3] 顾建荣. 群文阅读的整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 语文世界.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