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全站仪与RTK联合测量的应用实践
李首先
422302198209213927
引言
测绘工程是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其成果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随着现代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的测量技术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工程场景的需求。全站仪凭借其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能力,在小范围、高精度测量中表现出色;而RTK 技术则以其快速、实时获取三维坐标的优势,在大范围、动态测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将全站仪与RTK 进行联合测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克服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因此,深入研究全站仪与RTK 联合测量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推动测绘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工程测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站仪与RTK 技术特点分析
(一)全站仪技术特点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主要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测微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同时进行角度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和距离测量(斜距、平距、高差),并能自动完成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存储。
全站仪的优势在于测量精度高,角度测量精度可达 ±2′′ ,距离测量精度在1km 范围内可达 ± (2mm+2ppm×D )(D 为距离),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测量,如建筑轴线放样、桥梁变形监测等。此外,全站仪不受天气和通视条件的严格限制,在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区域也能开展工作。
(二)RTK 技术特点
RTK 技术是在 GPS(全球定位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链组成。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并实时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和基准站的差分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
RTK 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测量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点位的三维坐标,且不需要两点间通视,适用于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道路放样等工作。此外,RTK 操作简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全站仪与RTK 联合测量的优势
(一)互补性提升测量精度
全站仪在近距离、高精度测量中精度稳定,而RTK 在大范围测量中能快速提供整体框架坐标。联合测量时,可利用RTK 快速建立大范围的控制网,为全站仪测量提供高精度的起算数据;对于控制网中的关键点位或精度要求极高的区域,再用全站仪进行精密复测和加密,从而在保证整体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局部区域的测量精度。
(二)提高测量效率
RTK 能够快速完成大范围的地形测绘和点位放样,减少了全站仪的搬站次数和测量时间。在建筑物密集区域,全站仪可发挥其通视条件要求低的优势,完成RTK 难以测量的点位;而在开阔区域,RTK 则可高效完成测量任务,二者配合使用,大幅提高了整体测量效率。
三、全站仪与RTK 联合测量的应用实践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测区的地形图、控制点资料、工程设计图纸等,分析测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和控制点的分布情况。
仪器检查与校准:对全站仪和 RTK 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量、仪器参数设置、测量精度校准等,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全站仪需进行2C 值、指标差等项目的校准,RTK 需检查基准站和流动站的通讯是否正常。
控制网布设规划: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规划控制网的布设方案。采用 RTK 技术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作为整体测量的框架;在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用全站仪布设加密控制点。
(二)控制测量阶段
RTK 基准站设置:选择测区中心附近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无强电磁干扰的位置设置基准站,将
基准站接收机与天线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对中整平,输入基准站的已知坐标或采用单点定位获取近似坐标,启动基准站并开始发送差分信号。
RTK 流动站测量:流动站操作人员携带设备在测区内按照规划的控制网点位进行测量,当流动站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和基准站的差分信号后,即可实时获取点位的三维坐标,每个控制点测量3-5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碎部测量与放样阶段
碎部测量:在开阔区域,采用 RTK 流动站进行碎部点测量,快速采集地形、地物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如道路边线、建筑物角点、树木位置等。在建筑物密集、遮挡严重的区域,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通过极坐标法或支距法测量点位坐标,确保所有碎部点都能被准确采集。
工程放样: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将设计点位的坐标输入全站仪或RTK 设备中。在开阔区域,采用RTK 进行快速放样,流动站操作人员根据设备显示的偏差值,将目标点位放样到实地。在精度要求较高或通视条件较差的区域,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通过调整望远镜瞄准目标,使放样点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四)数据处理与成果输出
数据检查与整理:对测量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剔除错误数据和异常值。将全站仪和RTK 测量的数据导入计算机,统一坐标系统和数据格式。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专业的测绘数据处理软件,如CASS、ArcGIS 等,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地形图、断面图、放样报表等成果。对联合测量的精度进行评定,分析误差来源,确保测量成果满足工程要求。
四、联合测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坐标系统转换误差
全站仪测量通常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统,而RTK 测量基于 WGS-84 坐标系统,在联合测量中需要进行坐标系统转换。由于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受已知控制点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可能会引入转换误差,影响测量成果的一致性。
(二)仪器操作不规范
全站仪和RTK 的操作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若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如全站仪对中整平偏差过大、RTK 流动站天线高度量测不准确等,都会导致测量误差增大,降低测量精度。
五、优化策略
(一)提高坐标系统转换精度
合理选择已知控制点,确保控制点在测区均匀分布,数量不少于 3 个。采用最小二乘法等精确的坐标转换方法求解转换参数,并对转换参数进行检验和优化,减少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在联合测量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测,验证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二)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加强对测量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全站仪和RTK 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提高操作技能。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结语
全站仪与RTK 联合测量在测绘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实现精度与效率的有机结合,适应不同复杂环境下的测量需求。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科学的控制测量、高效的碎部测量与放样以及严谨的数据处理,联合测量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测量成果。
参考文献
[1]全站仪联合 RTK 解决矿山测量精度的方案探析[J].何远.世界有色金属,2022(16)[2]全站仪联合 RTK 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董浩浩.陕西煤炭,2021(04)[3]全站仪联合 RTK 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探析[J].段柏文.世界有色金属,2022(08)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