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王东
广南县第四中学校 云南省 文山州 6633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物理新课改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提出了强化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科实践、关联生活实际等新要求,旨在改变传统“强调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初中物理新课改的推进实效,也影响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此,本文梳理新课改实践中的典型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应对思考,以期为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推动新课改落地见效提供助力。
一、初中物理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初中物理新课改推进中,在教学层面上,一些教师还受到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很难把核心素养的目标深入到教学设计中去,探究式教学往往止步于形式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科学探究 [1]。在资源供给方面,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学校实验器材匮乏,数字化教学设备和生活化教学资源匮乏,使得实践教学很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评价体系还没有与改革目标充分适配,还存在着以分数为主线的单一评价趋势,缺乏针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素养进行过程性评价。另外,教师专业能力更新落后,驾驭跨学科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设计这一新需求的能力不强,很难支持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二、初中物理新课改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增强探究教学实效
素养导向教学设计需要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锚点,突破“知识串联式”教学框架,建构“问题驱动——探究实践——素养生成”教学逻辑,同时,通过提炼探究环节,确定能力目标等措施避免探究式教学流于空泛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核心理论基础,认为学生需要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建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因此需要教学设计由“教什么”向“怎么学”转变,将知识点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经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传统教学设计多为“教师示范实验 + 推导公式 + 例题练习”,学生仅被动记忆结论;优化后的素养导向设计则围绕“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而变化”核心问题,分三步推进探究:1. 提出假设阶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培养科学假设能力;2. 在设计实验阶段提供电源、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设备,使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分组讨论,理清“控制变量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科学思维;3. 在分析结论的阶段,各组都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了 I-U、I-R 图像。通过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差异,自主推导出“导体内电流正比于电压而反比于电阻”的结论,同时讨论实验误差来源,培养科学严谨性。全过程以探究为媒介,在贯彻欧姆定律知识目标的同时,同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使“知识传授”和“素养培育”真正融为一体。
(二)构建课内课外的实践体系,加深物理生活联结
由于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的课堂界限,构建一个“课内基本练习加课外拓展练习”的综合教学体系 [3]。注重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物理实用价值的同时,在真实场景下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发展。课内实践需要以教材中的核心实验为重点,巩固基础操作能力;课外实践则需结合生活场景、社会热点设计任务,让学生在“用物理”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纸上谈兵”。
以“压强”教学为例,课内实践可通过“探讨影响压力作用的各种因素”实验,让学生用海绵、砝码、不同底面积的木块完成操作,理解“压强随压力、受力面积变化”,课外拓展实践则设计“家庭压强的求解”任务:让学生观察家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选择 1-2 个现象开展实践探究——以“优化家里椅子舒适度”为例,学生首先需要量出椅子凳面面积、自身体重,并算出当前凳面压强,采用“包裹海绵垫”和“增加凳面面积”的方法对椅子进行改造,然后重新测定压强,比较改造前后的舒适度差异,同时记录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最后编写《家庭压强应用报告》,并对改造方案进行科学依据分析。这一实践任务把课内学过的压强知识拓展至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加深对“压强”这一物理观念的同时,也学会了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在测量、计算、方案设计中提升了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由生活到物理、由物理到社会”的新课改目标。
结束语
初中物理新课改作为促进物理教育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关键措施,在落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观念、实践、资源、能力等多维度挑战,需要在教学、资源、评价和教师等多维度协同工作——既要以常态化教研促进观念落地,又要以政策倾斜均衡资源供给,为了真正达到“在素养的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改革,需要通过评估改革来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彩琴 . 基于探究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 [J]. 学周刊 ,2025(14):58-60.
[2] 张学平 .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J]. 学周刊 ,2025(14):70-72.
[3] 封晶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知识迁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学周刊 ,2025(1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