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优化探究

作者

朱秋芸

平凉市铁路幼儿园

引言

幼儿园一日活动作为幼儿集体生活主要载体,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出台,“自主游戏”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日活动质量有待提升,旨在分析“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园一日活动现状探索环境优化与指导提升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现状分析

通过对多所幼儿园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时间安排方面显现出明显不足许多幼儿园虽然表面上强调自主游戏重要性,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挤压游戏时间。部分幼儿园每日自主游戏时间不足60 分钟,且常被分割成零散时段缺乏连续性与完整性,这种碎片化时间安排导致幼儿难以深入投入游戏,游戏主题难以延续游戏深度受到限制。活动内容安排上存在结构化倾向,部分幼儿园过分强调学科活动与技能训练将自主游戏视为辅助性活动,甚至为应对检查而临时开展缺乏系统性规划与引导。还有部分教师出于安全考虑或教学习惯过度限制幼儿游戏范围与内容,规定固定游戏主题或方式违背自主游戏本质,区域活动组织管理方面也面临挑战部分幼儿园区域设置缺乏科学性,材料投放单一固定无法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求与兴趣爱好。区域轮换制度僵化,幼儿被迫按照预设规则轮流进入各区域限制了自主选择权,教师过度干预频繁打断幼儿游戏进程提出过多要求或建议,另一部分教师则放任不管缺乏必要支持与引导无法推动游戏深入开展。

环境创设与资源提供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物理环境上部分幼儿园空间规划不合理,室内活动区域拥挤户外游戏场地受限,游戏材料陈旧单一缺乏挑战性与创新性,游戏材料管理制度过严幼儿难以自主获取所需材料限制了创造性表达,游戏材料储存位置不合理取用不便影响游戏流畅度。心理环境方面部分班级氛围紧张,教师过分强调规则遵守与秩序维持忽视游戏轻松愉悦特性,幼儿间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识不利于协同游戏开展,家园沟通不足也制约着自主游戏质量提升,部分家长对自主游戏价值认识不足过分关注知识技能学习,对游戏活动持轻视态度对幼儿园增加游戏时间产生抵触情绪。评价机制不健全同样值得关注许多幼儿园缺乏科学游戏评价体系,无法有效记录与分析幼儿游戏行为难以据此调整优化游戏环境与指导策略,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两个关键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主游戏质量。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环境优化

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环境需从空间规划、材料投放与氛围营造等多维度入手,空间规划方面应采取灵活多变原则,突破传统固定区域限制创设开放流动空间,可通过移动家具、隔板等方式实现空间快速转换满足不同游戏需求。例如将大型活动区设计为可调整大小空间,便于根据幼儿游戏人数与主题灵活变化,设立半开放区域既保证游戏连续性又便于观察互动,利用墙面、顶部空间增设收纳设施扩展游戏空间。材料投放应遵循多样性、可操作性与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提供结构性材料如积木、拼图等,另一方面增加非结构性材料如纸箱、布料、自然物等鼓励创造性使用。根据幼儿兴趣动态调整材料类型与数量定期更新替换保持新鲜感,将材料分类存放于透明容器标记清晰便于幼儿自主取放,允许幼儿将材料在不同区域间流动使用打破区域界限,鼓励引入家庭、社区废旧材料增强材料多样性与可持续性。区域功能设计应体现综合性与成长性突破传统单一功能定位创设融合多领域内容综合性区域,如将阅读区与表演区结合鼓励幼儿将故事转化为戏剧表演,将建构区与科学区联通支持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探索物理原理,根据班级项目主题临时设立特色区域引发深入探究。

环境优化还应关注游戏资源拓展与游戏氛围营造,资源拓展方面积极引入自然资源,定期组织户外探索活动采集自然材料用于室内游戏,引入社区资源邀请各行业人士走进幼儿园丰富角色扮演内容,利用数字资源适当引入平板电脑等设备支持幼儿查询信息、记录游戏过程。游戏氛围营造方面构建安全接纳心理环境,教师以平等姿态参与游戏尊重幼儿想法,鼓励冒险尝试容许适度混乱与失败将其视为学习契机,建立民主游戏规则由师幼共同制定增强规则认同感,创设展示平台通过照片墙、作品展等方式记录展示游戏成果增强成就感,引导建立互助文化鼓励能力强幼儿帮助能力弱幼儿促进合作交流。优化环境还需关注家长参与机制建设,定期邀请家长参观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亲身体验游戏价值,组织家长工作坊指导制作简易游戏材料,建立家园游戏联系册记录幼儿园游戏内容建议家庭延续相关主题。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指导提升

提升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日活动指导质量,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观察能力提升应作为基础环节,教师需掌握系统观察方法培养敏锐观察眼光,具体可采用多种观察工具,如游戏观察记录表、行为取样法、等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中关键行为与互动。运用摄像设备辅助观察减轻即时记录压力,便于事后详细分析,建立班级观察档案长期跟踪记录每位幼儿游戏特点与发展变化,组织教师团队定期观察讨论会,交流分享观察发现集思广益分析解读,邀请专家指导观察技巧提供专业视角与建议。教师干预技巧需精准把握遵循适度干预原则,避免过度干预与放任不管两个极端,教师应学会辨别何时介入游戏,当幼儿遇到阻碍无法自行解决、游戏陷入重复低水平状态、出现危险行为或冲突时才适时介入。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通过分析“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园一日活动现状,发现当前存在教师指导不当、环境创设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环境优化与指导提升两个维度提出改进策略。环境优化方面强调空间规划灵活性、材料投放多样性与区域功能综合性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探索环境,指导提升方面注重教师观察能力培养、干预技巧精准把握与评价体系科学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指导水平,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明洁.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整合方式探究[J].2025(4):34-36.

[2] 程哓娜 . 依托自主游戏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路径 [J]. 新班主任 , 2025(8).

[3] 秦晓花. 创设幼儿园自主游戏环境的策略探索[J]. 2024.

本文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优化调整策略》课题立项号 :PL[2024]LXH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