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樊远利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二中学 232009
引言
在教育的“互联网 + ”时代中,进行了不少新教学方面的探讨研究。但由于新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的需求,致使部分学生学习写作课程时没有主观积极性且思维方式没有更多的想象力,这是由于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制约与限制,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作性没有更多的体现。所以为提升学生的写作主动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自身固化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借助网络优势与科技的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自由的思维,使其在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中写出更为优秀的作品,并以此得到更为深刻的思想和语言信息的提高。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 学生写作兴趣的不足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写作缺乏兴趣,众多学生把写作工作视为苦差事,所以在写作课堂上会表现出极强的厌烦心理。虽然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提出了让学生写作来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但众多学生却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语言缺乏变化并且显得毫无特色。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意训练如何应付考试,对老师来说,只要学生表达语法正确便大功告成,未能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作意愿,过分严格的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认为写作好烦琐无趣,最后是学生更加讨厌写作。
1.2 写作思路与表达能力的局限
学生的作文一般出现思维不清、逻辑混乱的情况,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而初中生写作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教版明确规定作文教学需锻炼学生的全面表达能力,但这一能力是受学生思维方式深浅度及语言驾驭能力所约束的。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写的文章都是没有想过或者没有什么新奇之见,往往是抄袭他人文章的写作风格,老师虽然会在学生的文章写作中教授写文章的方法和写作文章的结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仍有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并且构建文章结构。主要是学生的思想,学生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学上大多数是被迫按照老师的写法进行写,而不是自行讲出自己的写法。
2、互联网 + 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2.1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激发写作兴趣
为了增加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设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文章的教学中,例如,在网上展示一些出色的文章,或者是组织一次文章比赛或是线上文章创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含有丰富图片和影像的多媒体教学器材、视频材料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及文章技巧。
人教版中《语文》的七册中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启发学生展开思路。教师则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使作文教学更加生动有形,让学生在更大的信息舞台中体味更多的作文方法与创意,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作力。
2.2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表达
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议题进行写作,这突破了课堂教学对写作规范要求的桎梏,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向学生推送相关的写作素材,如新闻、微信、视频等,帮助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发现适合写作的素材。
如教师可能设计学生在班级社交媒体群或班级博客上做主题文章写作与互评工作,既能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写作能力,也能指导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增强写作的逻辑思维性。
2.3 加强写作过程的互动与反馈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即时地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答疑,从而了解写作文章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阅卷是一次性的,而且往往反应较慢,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疑虑往往不能即时解决。而通过网络手段教师可以即刻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阅并给出意见。
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课堂平台通过线上批阅,对学生的作文逐一解答,细致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意见,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让同学们评自己的作文,然后与他们分享写作的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结语
在“互联网 + ”背景下,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应当进行变革。依靠信息技术的帮助,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教学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相信,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未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也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 ; 陈静 .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 教育研究 , 2023(8): 54-58.
[2] 王丹 ; 李娜 . 互联网 + 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 , 2024(5): 45-49.
[3] 张晓东 ; 刘丽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J]. 教育科学 , 2023(6):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