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
杨世高
金平县八一中学 661500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已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形成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词汇与语法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逻辑与证据的反思性思维,包含分析、评价与创造三个层次。弱势批判性思维局限于既有框架,而强势批判性思维强调系统性评价与多角度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三方面重要性:其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由于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差异,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结构各不相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知识体系;其二,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通过质疑、反思与重构,打破常规思维定式,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供思维基础;其三,塑造正确价值理念。学生在分析文本表层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挖掘其背后规律与本质,形成对是非曲直的正确判断,进而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质疑的机会;其二,评价标准固化。标准答案的束缚限制了学生思维发散,导致“唯分数论”现象普遍;其三,资源利用不足。教材内容挖掘不深,课外资源拓展有限,难以满足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不均衡,批判性思维水平亟待提升。
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
多样化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其一,引入英语杂志、报纸等多元化阅读材料。例如可结合近期社会热点事件,如“共享单车乱象”“网络购物纠纷”等,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其多角度思考能力;其二,组织角色扮演与辩论活动。例如,在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文本后,教师可设置辩论题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兼得”,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通过资料收集、观点陈述与反驳,锻炼其逻辑分析与表达能力;其三,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学生分组完成资料搜集、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其问题解决与批判性评价能力。
(二)互动式课堂构建
互动式课堂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构建互动式课堂:其一,转变教学角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与合作者,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与见解。例如,在阅读关于“人工智能”的文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通过小组讨论与全班分享,激发其深度思考;其二,建立反馈机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与反馈,指出其思维漏洞与改进方向。例如,在学生提出“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模拟人类情感”的观点后,教师可引导其分析“情感模拟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独特性”,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其三,利用技术工具。教师可借助在线平台,如“班级优化大师”“钉钉”等,开展实时互动与资源共享。例如,在阅读关于“文化差异”的文本后,教师可上传不同国家的文化视频,学生通过在线讨论分析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与影响,拓宽其国际视野。
(三)真实性任务驱动
真实性任务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设计真实性任务:其一,联系现实生活。例如,在阅读关于“健康饮食”的文本后,教师可布置任务“为家人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学生需考虑营养均衡、口味偏好与成本预算,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其批判性决策能力;其二,引入跨学科元素。例如,在阅读关于“历史事件”的文本后,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其三,开展社会调查。例如,在阅读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文本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本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批判性反思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检验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改革教学评价:其一,多元化评价标准。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还评价其思维品质、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例如,在小组辩论活动中,教师可设置“观点创新性”“逻辑严密性”“团队协作性”等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其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与项目展示等方式,记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过程,为其提供个性化指导;其三,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评反思思维不足,通过互评学习他人优点,培养其批判性反思与评价能力。
五、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教学活动设计、课堂互动构建、真实性任务驱动与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维发展平台。通过有效路径设计,学生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形成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群体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健文 , 曹祥焓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学生英语 ,2025,(26):105-106.
[2] 纪连玉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J]. 华夏教师 ,2025,(S1):84-86.
[3] 郭艳芝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N]. 山西科技报 ,2025-04-22(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