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作者

张红梅

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二幼儿园 065300

引言

社会科学教育属于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部分,有益于幼儿认识社会、明白人际关系、形成规则观念。本土文化是地区长久积淀下来的独特体系,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契合幼儿园的社会科学教育。全球化进程中,幼儿接触多种文化的机会变多,对本土文化的知晓逐步淡化,幼儿园有着传承文化的责任,把本土文化资源加入社会科学教育之中,能充实内容,让幼儿在习以为常的文化环境里体会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特别性,从而培育他们对家乡的社会责任感,探索科学有效的开发与应用策略,对提升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一、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与类型

(一)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本土文化资源给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带来价值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增进幼儿社会认识、民俗活动、传统节日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和交往模式。春节期间,幼儿看见家长之间相互问候,邻居互帮互助,从而认识家庭,社区这类群体的组成和作用,培育幼儿的文化认同。幼儿接触本土文化时,会认识自己家乡的语言,风俗等等,从而产生归属感。看到熟悉文化元素出现,在活动中感到亲切并骄傲,这是文化认同的根基。优化幼儿的社会情感,本土文化蕴含的勤劳,合作等观念,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学做传统手工时,幼儿一起努力达成任务,懂得共享、互助、养成团队精神和同理心[1]。

(二)本土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本土文化资源分物质、物质文化和生活实践三类,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实物形态遗产、古建筑、传统服饰、民间工艺品,给幼儿提供直观感受对象,让他们通过观察,触摸认识特性与作用,从而了解物质文化与生活的关系。非物质文化资源涵盖民俗传统、民间艺术、口头传说、民俗里的婚丧习俗、民间游戏等体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蕴藏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可发展幼儿审美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生活实践资源包含幼儿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本土元素,如当地特色美食制作,传统交通工具,与生活联系密切,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并参与到制作特色面食的过程中来,认识食物的出处,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二、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一)本土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与资源库建设

开发本土文化资源需全面而系统地挖掘,幼儿园组织教师去社区、访问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搜集资料。挖掘时重视真实性与代表性,挑选适合幼儿认知与教育目标的内容。幼儿园教育融入本地特色,教师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地方志、搜集古城建筑历史、街巷名称由来、传统商铺经营方式等资料,按幼儿年龄分好类,建立“古城文化资源库”,包含古城建筑图片,故事绘本,传统工具。在应用资源库时,教师结合教育主题选取内容。如“我们的社区”主题中,选古城街巷图片和故事,引导幼儿认识社区布局和场所功能,理解社区在生活中的作用,让认知更具体深刻[2]。

(二)设计适切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用本土文化资源,关键是要设计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要重视互动和实践,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了解社会。小班开展感官体验活动,在接触传统手工艺品时,教师拿陶艺作品,让幼儿观察,简单了解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家乡的味道”活动,教师带来家乡小吃,让幼儿品尝,激发对家乡美食的兴趣。中班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如端午节,教师组织幼儿包粽子,幼儿包的虽形状各异,但能了解习俗,体会家人合作乐趣,理解团圆、感恩等情感。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由来,知道要尊重民族文化。大班开展探究性活动,围绕传统产业,教师带领幼儿去手工作坊参观,采访手艺人,了解传统技艺的传承,之后分组角色扮演,模仿工作场景,在游戏中理解不同职业的作用,提升社会认知,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构建家园社区协同机制以拓展教育空间

本土文化资源开发需家园社区支持,幼儿园应强化合作,构建协同机制以拓展教育空间。如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在“家乡的故事”的活动中请会讲故事的家长来讲民间故事,会做手工艺的家长表演手工活儿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让家长的加入充实材料,让幼儿感受到家长对家乡的重视,加深认同感。和社区合作做实践活动,带孩子去祠堂、纪念馆参观,了解社区的历史故事。社区举行传统节日活动时,参加元宵节灯会,跟社区居民一块做灯笼、猜灯谜。幼儿园同社区共同合作开展“小小文化传承人”项目,协会的人员每月都会入园来教授民歌、制作各种民俗的手工工艺。幼儿通过学习会学会各种技能,并且了解到传承的重要性,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三、结论

把本土文化资源融合到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当中,可以充实内容,改善质量,对于幼儿社会认识,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系统地发掘建立资源库,给予素材根基,安排合适活动,让幼儿感受文化,知晓社会,创建家园社区协同体系,扩充空间形成合力。在操作中,幼儿园要健全方法,重视资源适宜度和活动实际效果,老师全面认识本土文化内涵,联系幼儿需求展开创造性的活动,留意幼儿反馈及时调整,使本土文化资源真正推动幼儿社会科学素养的发展,为培育有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的新一代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媛媛 . 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J]. 山东教育 ,2025,(15):33-34.

[2] 孙杰 . 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J].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