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水墨画教学的实践探索
任赵霞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心幼儿园
前言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内涵。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艺术感知与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开展水墨画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大班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其艺术素养。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乡》以简洁灵动的线条、虚实相生的构图和淡雅朦胧的意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是适合大班幼儿创意水墨画教学的教学素材。本研究旨在探索以《江南水乡》为切入点进行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实践探索,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提供教学模板与思路。
一、吴冠中《江南水乡》的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
(一)艺术特点
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独具艺术魅力。在艺术特点上,吴冠中以极具表现力的线条构建画面骨架。白墙黑瓦的棱角、蜿蜒河道的轮廓、古朴小桥在其笔下于灵动的线条中凝练出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视觉节奏;在色彩运用上,他突破传统写实桎梏,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辅以淡雅的青、绿,通过浓淡不一的墨色和少量色彩的点缀,营造出虚实相生、淡雅朦胧的意境,既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柔美,又传递出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在构图上,采用疏密有致的布局,打破传统束缚,采用平面化处理与独特视角,既保留了水乡空间的纵深感,又赋予画面现代艺术的抽象美感,使作品兼具形式美与意境美 ,体现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新精神。
(二)教育价值
在教育价值方面,《江南水乡》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多元的启示,是艺术创作创新思维的典范。它打破了艺术门类间的壁垒,启示幼儿在进行创作时应突破固有思维,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尝试新的创作形式。《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线条、色彩与构图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引导幼儿感知水墨画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作品中抽象化的景物表现和独特的构图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大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大班幼儿用不同于常规的自身的独特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吴冠中对江南文化意象的独特诠释,使幼儿能更好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二、以《江南水乡》为例的幼儿园大班创意水墨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展示江南水乡的风景图,播放江南水乡的丝竹音乐,讲述水乡的故事……通过故事、实景图观察、音乐等方式营造出浓郁的水乡氛围,为幼儿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实景图中江南水乡的房屋、流水、小桥等景物,从而引出吴冠中的《江南水乡》,鼓励幼儿进行语言描述,激发大班幼儿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欲望。
(二)欣赏引导,感受作品
教师将吴冠中《江南水乡》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大班幼儿仔细观察,从整体到布局对《江南水乡》进行欣赏,感受其独特的画面构图、线条及色彩的使用。向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大班幼儿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也应适时对于水墨画的绘画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了解水墨画绘画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使大班幼儿理解《江南水乡》的艺术特色。
(三)创意示范,启发创作
在幼儿对吴冠中《江南水乡》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应进行简洁直观的创意示范,将技法与慢动作演示相结合,避免过度强调与现实事物的相似性,强调创作的趣味性。教师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传统,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在幼儿创作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帮助。
(四)作品展示,多元评价
在幼儿创作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师的作品展示区。先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与创作感受,然后引导其他幼儿对坐作品进行评价,形成良好的评价氛围,做到多种评价方式共存。教师进行评价时,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指出作品中的闪光点。评价内容也不应局限于作品自身,还应从幼儿的态度、参与程度、创造力、想象力多方面进行评价,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动力。
结语
基于吴冠中《江南水乡》的幼儿园大班创意水墨画教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及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有效的美育实践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欣赏引导、创意示范、作品展示评价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于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学习水墨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水墨画作品在幼儿园中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完善幼儿园创意水墨画教学体系,完善美育教学体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花 . 幼儿园创意水墨画活动环境创设策略初探 [J]. 教育观察 ,2019,8(03):39-40.
[2] 严娟 . 幼儿园创意水墨画教学新策略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综合 ),2013,(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