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学评一体化建设,为学生思政教育助力
冯柯杰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 628017
教学评一体化建设,就是将教师教学、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学评价相结合,以一体化的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从目前中职思政教育的形式来看,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如“教师对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情况把握不足,无法精准、科学的设计思维教育的目标,导致思政教育容易偏离方向”“尽管强调了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但是,所采用点评方式单一,未能构建起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主体地位,未能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出发,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评一体化下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可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以此在提高中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分析学情,科学设计思政教育目标
在中职思政课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的同时,实现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集中调查和了解中职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制定学科教学的目标,以此让思政课程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与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例如,在“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一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让思政课程教学更有方向,有效避免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局面的出现,教师从教学评一体化建设出发,围绕本节课知识内容,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借助数字化的大数据优势,将学生思政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自主学习与探究情况、课前预习情况以及课后完成练习情况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系统化的分析和掌握学生思政课堂整体学习情况,以此为后续思政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方案的拟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数据上的参考,有效避免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学生学习需要偏离情况的出现。
二、围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为了更加精准、全面地检查学生思政课堂学习的成果,还需要根据所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搭建和构筑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借评价体系的构建来真实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并为教师后续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有效避免教师因无法精准化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情况,造成思政教育偏离既定目标,无法达到立德树人要求情况的出现。
例如,在“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一课当中,为了更加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在评价中实现自我反思与成长,教师根据“精准定位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并始终朝着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努力”的评价目标,加快了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步伐,并分多步展开: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将“课堂参与度”“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否在课堂上主动且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各类问题”“是否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心中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是否朝着所制定的职业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等作为评价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进而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审视自我,发现自己接受思政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后续思政课上能够及时进行查漏和补缺。比如,经过自评,学生发现自己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于将来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为了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努力朝着规划的方向进行奋斗。
三、合作探究,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实效
小组合作作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常用的方式,多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力去学习与探究思政知识内容,其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给枯燥无趣的思政课堂重新注入了活力,极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在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组,鼓励和引导学生合作展开学习与探究。
例如,在“友好相处 学会合作”一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不仅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明确向学生布置了“与同学友好相处、结交益友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如何让你在集体生活当中融入团队,实现合作共赢,你会如何去做?”等学习任务,同时,还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合作来完成对所布置学习任务的回答,通过学生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同时,让更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其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对其他学生的认同,能够自发且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全面提高思政课程教育实效性。
四、评价反馈,发挥教学评一致性优势
为了全面提高中职思政教育实效性,在整个课程教育结束后,还需要加快教育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借评价反馈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为后续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与指导。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一课知识时,为了全面、系统化收集来自学生的学习反馈,精准化了解和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特别强调了评价反馈环节的设置,并分多步展开:
其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集中调查和了解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反应以及抗挫折的能力,以此为后续课程教育方法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二,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与分享自己所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在面对挫折时具体是怎么做的,进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分享中不断积累下一定的抗挫折方法。
其三,根据学生课堂分享的情况,由教师在给予学生较为中肯评价基础上,试着利用“不错,你已经掌握了一些抗挫折的方法,老师相信你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区直面生活中的挫折!”等激励式语言进行激励式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语言激励下对思政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兴趣和动力。
总的来说,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指导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不仅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更是提高了思政课程教育实效性,尤其是多元化的评价,在真实反映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水平基础上,为教师提供精准化的教学反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因此,为了让教学评一体化建设的优势性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导课堂,自主展开思政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进而让更多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评价学习全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启迪,让思政教育在新时期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 夏叶丹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中职思政课情境教学研究 [J].教育观察 , 2024,13(20):111-114.
[2] 于凯夕 .“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J].快乐阅读 , 2024,(10):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