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何来平
祁东县祁恒逹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祁东 42160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路基施工质量对公路整体性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作为适应特定地形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在公路建设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不但能够有效利用地形来减少土方工程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并保障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于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朝着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不断延伸,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变得越发凸显,该技术特别适合地形起伏相对平缓且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区域,通过合理控制填挖高度在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扰动,和传统高填深挖路基比较起来,低填浅挖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工程造价低等显著优势。
1 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概述
1.1 定义
低填浅挖路基指的是填方高度小于 1m 且挖方深度小于 3m 的路基形式,这种路基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同时对路基填挖高度存在特殊要求的路段,它会通过合理控制填挖深度,在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以此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1]
2.3 施工特点
第一土方工程量小。因填挖深度相对较小,与传统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比,低填浅挖路基施工的土方开挖和填筑量大幅减少,这既降低施工成本,又减少施工中运输车辆往来,降低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第二,对原地基扰动小,在低填浅挖施工过程中,对原地基的扰动程度相对较低,施工人员能更好保护原地基结构和性质,减少因过度扰动致地基承载能力下降等问题,为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利保障,施工速度快,较小填挖深度使施工工序相对简化[2]。第三,施工周期缩短,施工中无需大规模土方开挖和填筑作业,减少施工环节等待时间和设备调配难度,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公路建设进度。最后是路基稳定性好,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充分考虑路基与原地形协调性,通过合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使路基与原地基形成良好整体性,有助于提高路基抗滑稳定性,减少路基沉降和不均匀变形,保障公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 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选了某地 6.62km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做实证案例,该项目里面有 12 座桥梁和 22 道涵洞,经过工程测算总土方开挖量达到 27.06 万 m³,要特别关注的是工程 C 区段有独特地形特征,其地质构造主要是由粉细砂层和粉质黏土层构成,下伏基岩是砂岩和砂砾岩,整体工程地质条件不太好,部分区域存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土层置换处理。根据现场勘察得到的数据,C 区段预计开挖长度会超过 2km,土方工程量相对比较大。基于这种情况,工程方案采用分段开挖结合浅层换填的施工工艺,该工艺核心是通过置换软弱土层提升路基承载力,以此有效预防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路面开裂及强度衰减等工程病害。在确定开挖深度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岩土自重和未来交通荷载双重影响,并且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确定最优换填深度。
3 公路施工中低填浅挖路基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3.1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考虑到本工程案例实施的时候 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浅层开挖方案,由于施工机械自重较大在软 4m 的临时施工便道,并且对便道做承载力检测, 在施工现场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放样工作,设置边界桩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对路基范围内包括乔木、 以上。针对多雨地区的情况,还需要制定临时排水方案,通过设 填浅挖作业营造适宜的施工环境 [3]。
3.2 路基浅挖施工技术
公路路基低填浅挖施工过程中 挖欠挖是 此类缺陷建议采用分层开挖施挖方式。通过的土体要根据其能较差的软弱土层本项目 放,且堆放点与路工必须对既有边坡进 几何参数为高度1.0m、黄用 规格为 60× 90cm 台阶结构增强 停工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待隐患消除后方 业 切 的发生。 图
图1 路基欠挖施工

3.3 公路施工中低填浅挖路基低填技术
3.3.1 填料质量控制
在低填浅挖路基施工当中,填料质量控制是确保路基稳定性首要环节,填料选择要综合考量工程地质条件、荷载要求以及环境因素,优先选用级配良好且水稳性强的天然砂砾或改良土料,技术控制要点涵盖粒径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且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2/3、液塑限指标需满足路基填料标准避免使用高塑性土、有机质含量要严格控制在 2% 以下。施工过程需建立严格的进场检验制度,对每批次填料进行抽样检测并重点监控含水量、压实度等关键指标,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应采取改良措施或者坚决清退处理,特别在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填料含水率控制,必要情况下设置防雨棚或者采取翻晒处理,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控制来确保填料性能满足低填路基长期稳定要求。
3.3.2 填筑摊铺工艺控制
填筑摊铺工艺会直接影响到路基均匀性和整体质量,施工时要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每层虚铺厚度要严格控制在 20 - 30cm 范围之内,摊铺作业需遵 两侧后 则 ,要保证路基横坡和设计达到一致状态。关键技术控制方面包含采用方格网 使用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修整确保摊铺面平整度误差在 ±1cm 以内, 高差不宜大于 50cm,特殊地段像桥头和涵洞周边应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精细摊铺 铺系数并及时调整摊铺参数,同时要注意保护下层已压实面避免重型机械反复行驶造成破坏,通过标准化摊铺作业可为后续碾压工序创造良好条件[4]。
3.3.3 整平碾压技术要点
整平碾压施工是保证路基密实度的关键工序,整平作业得在摊铺完成之后马上就开展,要采用“初平,精平”这两道工序,还得使用自动找平系统来确保平整度。碾压施工得遵循“先静后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要合理去选择压路机的型号以及碾压参数,具体的控制要求包含振动碾压速度要控制在 2 - 4km/h,静压阶段速度不能超过 5km/h,碾压遍数要通过试验段来确定,通常不能少于 6 - 8 遍,轮迹重叠宽度要保持在轮宽的1/3 以上。特殊部位像路肩、边坡这些要采用小型压实设备进行补充碾压,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检测压实度,要采用灌砂法或者核子密度仪进行多点检测,以此确保各点压实度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区域要及时进行补压,避免形成质量方面的隐患,通过精细化的碾压工艺控制,确保路基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4 路基整修
路基封顶工序完成以后,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对路基几何参数做复核检测工作,重点核查中线定位精度横纵坡率以及断面尺寸等关键指标。针对检测当中发现的几何偏差相关问题,可采用机械整平跟压实相互结合的工艺措施来进行精细化调整,刮削产生的余土能用于低洼区域填筑作业,后期养护阶段要是发现边坡被雨水侵蚀形成冲沟要马上采用台阶式开挖结合分层回填压实的标准化修复工艺,禁止使用简单覆土处理方式。对于深度处于 10 - 20cm 的浅层冲蚀区域可优先选择植被修复方案,整修过程当中要运用挂线控制技术保证施工精度经整修后的路基表层压实厚度最好不小于 15cm,同时要及时清除粒径超限骨料并补填压实,为后续面层施工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3.5 路基拼接技术控制要点
路基拼接技术是新旧路基衔接 路整体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在低填浅挖路 式开挖处理,台阶宽 位填料选择要和原路基材 形能够协调。施工时应该采用 要骑缝碾压,重叠宽度不少 格栅铺设需保持平整张紧,搭接长 提高 1-2 个百分点,同时采 防排水设施,设置透水性填料或者排水 施工控制相关操作,确保新旧路基形成完整受力体系
本研究对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关键环节做系统分析,涵盖从填料质量控制、填筑摊铺工艺到整平碾压技术,再到路基拼接等关键工序,全面阐述各环节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显示科学合理施工工艺和严格质量控制,是保障低填浅挖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填筑、精细化碾压等工艺并结合全过程质量监测,可有效提升路基均匀性和整体稳定性,尤其在路基拼接部位采用台阶式开挖、加筋处理和骑缝碾压等特殊工艺,能显著降低新旧路基差异沉降风险。未来伴随施工技术持续创新和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低填浅挖路基施工会朝着更高效、更精准、更环保方向发展,建议实际工程中依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过程管控确保路基工程长期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付贵媛 . 公路施工中的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4,(06):196-198.
[2] 王丹丹 . 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J]. 汽车画刊 ,2024,(11):146-148.
[3] 谭春利 . 公路施工中的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4,(05):180-182.
[4] 赖全维 . 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低填浅挖和路基拼接施工技术 [J]. 汽车画刊 ,2024,(09):125-127.
[5] 夏江波 . 公路施工中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探析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14):149-151.
作者简介:何来平(1986.9.14-),男,工程师,本科,现主要从事工作: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