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绘本阅读策略

作者

胡月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景贤九年制学校

引言

绘本以生动的图画、精炼的文字与丰富的内涵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载体。幼儿普遍具有丰富的绘本阅读经验,这为绘本阅读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奠定了现实基础。然而,如何让绘本阅读超越“讲故事”的层面,精准对接幼小衔接的各种需求,是教师们所必须深入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一、明需求,定主题

盲目、泛泛的绘本阅读无法有效支撑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利用绘本阅读来推进幼小衔接,教师必须明确衔接需求,找出当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幼儿能力与小学生活间的差距,基于此来确定绘本阅读的主题,并去积极寻找符合儿童兴趣的优质绘本,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

例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是一个人适应新环境的基础与保证。在幼儿时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都有家长与教师协助,但进入小学之后,需要他们自主完成的事项越来越多,而自身能力的差距使幼儿无法独立完成,这也就成为幼儿恐惧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在幼小衔接视阈下,教师可以设置“习惯养成”的主题,从不同维度的习惯入手,选择不同的绘本,从而让这些绘本成为幼儿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喝水等载体。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恰恰就是帮助幼儿们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的“制胜法宝”。

二、重参与,趣阅读

幼儿应是绘本阅读的主体,教师应该在绘本阅读中为幼儿搭建沉浸式体验的阅读空间,让他们深入绘本探索,与绘本中的人物共同经历探险,而不是仅通过教师之口来让幼儿明白其中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此外,使绘本阅读成为幼小衔接的载体,关键在于幼儿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积极“教益”,实现有意义的阅读。为此,教师还需积极探索幼儿主体参与的趣味性阅读方式,确保幼儿能够亲身参与阅读过程,对绘本的情节、人物与主题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在经验、知识等方面做好进入小学生活的准备。

例如,绘本《时间真好玩》是一个教会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绘本,这对初入小学生活的孩子们十分重要。因此,在对这一绘本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绘本“认识时间——把握时间”的脉络来组织趣味活动。如,在认识时间部分,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中带领幼儿认识钟表,学会判断钟表的时间。随后再设计“读表”游戏,鼓励幼儿根据钟表中的时针、分针判断时间,并对判断正确的幼儿进行加分奖励。在把握时间环节,教师则可以为幼儿提供时刻表,以及需要他们完成的具体事项,幼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其事项进行安排。教师可以对安排比较合理的幼儿进行表扬,并结合小学生生活场景来向幼儿讲解我们应该怎么更加高效地把握时间等等。这些趣味十足的活动顺应了幼儿热爱游戏的天性,也借助具体的设计帮助幼儿了解了部分有关小学生活的信息,这些都能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幼小衔接质量。

三、联生活,强应用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特别是作为幼小载体的绘本阅读,必须能够为幼儿了解、适应小学生活提供有利条件。为此,在绘本阅读实践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情节,还要与幼儿的生活进行关联,使得幼儿能够找出绘本与自我生活的关联,由此来畅通幼儿经验关联与迁移的通道,这是实现幼小衔接的关键一步,需要教师借助课后拓展活动来实现。

《书桌不再乱糟糟》绘本中讲述了齐齐回家就扔书包,书桌抽屉都被他搞得烂七八糟的故事。通过本次的绘本阅读,关键在于让幼儿认识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幼儿今天不再让家长帮助自己整理书包,而是自己去整理、准备,并记录下自己的整理过程。第二天到幼儿园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整理过程、整理经验等等。这样的趣味经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掌握收纳整理的技能。为了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此生活活动持续一周,以帮助幼儿形成习惯,而非一次简单的“任务”。唯有如此,才能让绘本阅读真正对幼小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产生更深层次的价值。这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幼小衔接的需求,能够从儿童视角出发,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剖析其认知发展需求,并聚焦其年龄特点,选择以直接体验为主的阅读活动,从而让绘本阅读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活动,而是一个幼儿直接参与的建构性活动。唯有如此,才能让绘本阅读成为陪伴幼儿自信、从容走入小学生活的“秘籍”。

参考文献

[1] 尹秀春 , 赵雯雯 , 栾凤 . 以绘本阅读助推幼小有效衔接 [J]. 山东教育 ,2024,(27):30-31.

[2] 焦媛 . 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心理适应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J].安徽教育科研 ,2024,(2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