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湿疹患者保湿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李洁 贾苗苗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0
引言
老年人群皮肤生理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皮角质层变薄、皮脂腺分泌减少、保湿因子含量下降,使得皮肤更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炎症反应。湿疹作为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且病程迁延,常伴有剧烈瘙痒、脱屑、渗出等症状,导致夜间失眠、精神紧张、抑郁情绪等问题,形成躯体 - 心理双重负担。目前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外用为主,但长期使用易致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因此,非药物护理手段的价值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皮肤屏障修复与心理状态干预两个层面,研究联合护理模式在缓解症状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以期为老年湿疹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路径。
一、老年湿疹的病理特征与传统护理局限性
老年湿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既与皮肤自身结构退化有关,也受免疫功能、慢性基础病及外界环境的多重影响。常见诱因包括冷热刺激、干燥气候、清洁过度、食物过敏及精神紧张等。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丘疹、水疱及脱屑等多样性病灶,瘙痒剧烈是其主要主诉,尤其在夜间加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继而影响机体免疫恢复。传统治疗主要依赖药物控制,如外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但单纯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差、副作用突出、复发率高等问题。患者往往忽视日常皮肤护理和情绪管理,导致病情反复迁延。
在护理方面,临床上对皮肤护理的重视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因不了解保湿的重要性而频繁搔抓,加重皮损。此外,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对皮肤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焦虑、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可通过神经- 免疫路径加重炎症反应。缺乏针对性心理支持,是传统护理的短板之一。因此,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湿疹的慢性困扰,亟需构建皮肤护理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案,以实现全人照护理念下的症状控制与生活质量双重改善。
二、保湿护理在老年湿疹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保湿护理是湿疹管理中的基础环节,尤其对老年人群意义重大。随着皮肤屏障功能的衰退,角质层失水加剧,保湿层成分流失,外界刺激物更易进入皮肤内部诱发炎症。临床实践发现,坚持每日规律保湿可显著延缓病情发展,降低药物使用频率。合理选择无刺激、低敏性的润肤剂,可帮助重建皮肤屏障,增强角质层锁水功能,有效减少瘙痒和抓挠行为,进而减少继发感染及病情反复的风险。
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应结合个体皮肤状况与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保湿产品,如含有甘油、神经酰胺或尿素成分的乳膏。使用方式上应在清洁后短时间内涂抹,以减少水分蒸发,维持角质层湿润。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建立长期保湿意识,避免过度清洗、使用碱性肥皂或频繁搔抓。同时,可配合低致敏性衣物、更换居住环境中的致敏源等辅助措施,优化皮肤外部环境。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保湿护理方案,不仅能提升皮肤舒适度,还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是湿疹慢病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心理干预对缓解老年湿疹负性反应的作用机制
在老年湿疹护理中,心理因素常被忽视,但其对疾病控制的影响不可小觑。长期的瘙痒困扰、皮肤外观改变及复发性病程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羞耻甚至社交回避行为。特别是独居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易陷入抑郁与无助情绪状态。研究表明,负性情绪可通过皮质醇、组胺等应激通路,加剧湿疹炎症反应,形成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因此,将心理干预纳入护理体系,成为促进老年湿疹患者康复的重要补充手段,有助于改善整体治疗效果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情绪疏导、认知行为指导、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护理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诉求,消除其对疾病的误解与担忧,增强其对治疗的可控感和信任感。对于情绪敏感的个体,可提供适度的心理转介服务,结合音乐疗法、支持性谈话或小组分享,激发其自我表达与积极思维,恢复对社交和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建立健康作息习惯、鼓励适度运动与社交参与,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和增强免疫功能。综合心理干预的实施,既能缓解精神压力、稳定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瘙痒—紧张—瘙痒”的恶性循环,从而在心理层面促进皮肤修复过程,实现身心康复的双重目标。
四、联合干预的效果评估与实践启示
从临床实证来看,保湿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在多维度上改善老年湿疹患者的治疗结局。通过设定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瘙痒评分、皮肤恢复时间、睡眠质量指数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发现联合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单一保湿护理组。多数患者在接受两周以上的联合护理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改善,夜间瘙痒减轻,复发间隔延长。同时,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患者愿意配合长期管理,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为长期控制和生活重建提供了基础保障。
这一干预模式的推广需依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服务模式的优化。护理人员应具备基础心理沟通技巧与皮肤护理知识,建立评估—干预—反馈的闭环服务体系,提升个体化护理的针对性与响应速度。同时,结合社区老年健康管理平台、家庭医生制度与多学科协作机制,可将此护理路径推广至更广泛的基层实践中,为广大老年湿疹患者提供持续、可及的高质量护理支持。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干预频率、时长与个体差异之间的最佳匹配机制,并评估其长期效果与复发预防作用,以实现更精准、可持续的护理管理,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照护体系。
结论
老年湿疹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更引发心理层面的困扰。本文通过研究保湿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发现该模式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控制、增强依从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保湿护理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减少瘙痒和复发,心理干预则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与认知指导,打破负性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联合护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与深化。未来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干预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以实现对老年湿疹患者的个体化、全方位关怀。
参考文献
[1] 韩绍华 , 丁雯雯 . 左西替利嗪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湿疹效果 [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39(07):1-3.DOI:10.16286/j.1003-5052.2024.07.001.
[2] 付敏 . 揿针“治风六穴”联合口服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湿疹(风热蕴 肤 证 ) 的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D]. 成 都 中 医 药 大 学 ,2024.DOI:10.26988/d.cnki.gcdzu.2024.000120.
[3] 李梦然 , 王明月 , 白羞月 , 等 .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J]. 中外医药研究 ,2024,3(12):166-168.
[4] 朱宝华 . 从“清补并行”理论探讨文氏健脾除湿汤治疗脾虚湿蕴证慢性湿疹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3.DOI:10.26988/d.cnki.gcdzu.2023.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