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全景式劳动教育中五指活动课程理念的融合与创新实践
陈妍辛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腾幼儿园
引言:
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全景式劳动教育理念倡导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而五指活动课程理念由陈鹤琴先生提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生活性,如同人的五指相互关联,课程各部分内容也应有机结合。将五指活动课程理念融入全景式劳动教育中,能够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通过理念融合与实践创新加以解决。因此,开展幼儿园全景式劳动教育中五指活动课程理念的融合与创新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现状审视,洞察问题
(一)课程设计,脱离实际
当前有部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显现出明显的理想化态势,跟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脱离,课程内容往往过分强调劳动知识的传授,若单纯讲解农业生产的步骤、工具的运用方法等,却未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相关需求,就中班幼儿而言,在劳动教育课程之中安排复杂的农田种植知识讲解事项,幼儿理解有难度,也无法唤起学习的兴趣,课程设计在系统与连贯方面缺失,各劳动教育主题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劳动实践,形式单一
在幼儿园的劳动实践活动期间,形式单一的问题十分明显,多数劳动实践停留在简单的值日活动,诸如整理玩具、摆放杯盘等,而且活动内容与形式长时间维持原样,幼儿极易产生倦怠心理,部分幼儿园劳动实践里,每周重复同样的值日任务,幼儿在机械单调的劳动进程里,难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劳动实践在情境性与趣味性上有缺失,没能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家园协同,合作不足
幼儿园劳动教育跟家庭教育之间没有有效的协同合作,不易达成教育综合效力,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欠佳,抱有“重视智育、忽视劳动”的理念,认为幼儿在幼儿园主要是把知识学好,劳动活动可搞可不搞,在家里过度包揽幼儿的生活琐事,诸如穿衣、吃饭之类,使幼儿被剥夺了参与劳动的机会,导致幼儿于幼儿园所学的劳动技能无法巩固与延展,幼儿园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欠通畅,缺少针对劳动教育的有效沟通及指导。
二、融合策略,创新路径
(一)目标设定,有机结合
在进行五指活动课程理念与全景式劳动教育融合时,设定目标需把两者特点做有机的结合,五指活动课程着重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与生活能力,全景式劳动教育聚焦于幼儿劳动素养的全面增进,劳动教育目标应当囊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跟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按照小、中、大班及幼小衔接阶段设定递进式目标。例如,小班以“感知劳动乐趣”为核心,设定“认识常见劳动工具,能独立完成简单物品整理”目标;中班围绕“体验劳动价值”,提出“参与班级植物养护,理解劳动与生活的关系”;大班聚焦“培养劳动责任”,要求“策划小组劳动项目,学会分工协作”。通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目标设定,既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又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发展目标的深度融合。
(二)内容设计,多元整合
劳动教育内容设计应依照五指活动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整体性原则,开展多元聚合,把劳动教育跟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内容进行恰当结合,打造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主题,以“四季小当家”主题为例,春季开展“播种小农夫”活动,幼儿在种植蔬菜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测量间距、用美术记录生长变化、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浇水任务;秋季组织“丰收市集”,幼儿需制作价签(数学)、设计摊位海报(美术)、模拟交易场景(社会),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劳动与多领域知识的交互渗透。同时,引入生活化项目式学习,如围绕 “班级值日生升级计划”,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值日流程、制作分工表、撰写服务宣言,将劳动教育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
(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为优化劳动教育的成效,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五指活动课程中“做中学”的理念,采取情境教学途径,创造生动好玩的劳动场景,引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 “小小家政公司” 活动中,幼儿分组扮演保洁员、厨师、收纳师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整理床铺、制作简单餐点等技能,并在情境冲突中培养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施步骤,有序推进
(一)准备阶段,奠定基础
成立科研团队,由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一同组成,搞清楚各成员的职责分配,引导团队成员深入学习全景式劳动教育以及五指活动课程理念,以学术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提升团队成员对理论的理解及把握水平,开展实际现状调研,采用问卷调査、访谈交流、实地观察等方式,全面知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当下状态,包含课程布局、教学举措、家园互助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剖析问题出现的缘由,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根基。
(二)实施阶段,探索实践
按照研究方案,在幼儿园各班级开展融合与创新的实践尝试,在课程推进的进程里,按照融合策略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马上将教学过程里的问题和幼儿的表现记录好,按期举办教研活动,对实践流程开展反思与归纳,就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跟分析,变动教学策略及方法。
(三)总结阶段,提炼成果
对整个研究流程和实践成效开展全面的总结与梳理,收集并归类相关资料,囊括教学案例、幼儿的手工等作品、活动抓拍的照片、家长给予的反馈等,做分类探讨与分析,采用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考量劳动教育融合与创新实践的实际成效,归纳成功的做法与存在的差错。
结束语:
幼儿园全景式劳动教育中融合并创新实践五指活动课程理念,是契合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要求的关键探索,经过对当前劳动教育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融合创新策略,并依序推进实施工作,可以有效化解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增进劳动教育的质量及效果。在实践开展期间,不仅带动了幼儿的全面进步,造就了幼儿的劳动观念和实践水平,同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家园共育的深度汇合,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未来依旧要持续总结经验,按照时代发展与幼儿需求,进一步修缮全景式劳动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建超,何秀凤.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问题,路径及对策[J].教育评论,2024(5):55-59.
[2]李 翠 泉 . 幼 儿 园 劳 动 教 育 课 程 体 系 的 建 构 探 究 [J]. 科 教 文 汇 ,2023(9):182-184.DOI:10.16871/j.cnki.kjwh.2023.0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