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实践探索
谢文娟
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中心小学 353123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说,聚焦不同的问题,关注其中的原理、规律,逐步构建出具体的思路模型,在有效探究推理、运算的基础之上领会规律原理,是重中之重。同时,围绕着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予以学生有效的指引,让他们在真正的判断、解析过程中,累积方法、经验,也会让解决问题教学的实效全面提升,真正赋能他们的核心素养成长,达成目标。
一、创造问题情境,促成正向迁移与应用
数学学科教学的推进往往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搭建更巧妙的情境则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代入到问题解决的进程中,最终获得转化。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学科表现出了显著的工具性、实用性特点。帮助学生基于问题的解决迈入到真实的迁移中,也能够发展他们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培育学生真正建立起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意识,强化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则需要围绕着学生的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促成情境的创设。同时联系整体的课程实施,表现出突出的引领效果,让学生在增强代入感的同时,基于情境本身尝试富有深度的运算与问题解决,持续获得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进阶。
以“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则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即“购买风筝”并向学生提问:“小明、小华和小红周末去公园玩,遇见一个卖风筝的小摊,他们都选择了同一款风筝,这款风筝售价 3.5 元,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能算出一共要支付多少元?”这时,学生会被带入教学情境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学过的知识,使用加法进行计算。有些学生会使用乘法进行计算,但因为存在小数,学生进行乘法计算时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进方法的渗透与指导,高效解题
解决问题活动开展与“有效的方法”密切联系。新时期,“教会学生学习”往往要比“教会他们知识”更为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则充分论述了这一道理。所以,作为教师应联合学生具体需求,关注到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展开有意义的设计及规划,并且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尽可能让方法的指引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辅助学生更高效、高质量地解决问题。
以“用方程解决问题”为例,其中的内容就是课程的重中之重。而在学生接触方程时,常常难以掌握设方程的思路。联系学生的具体需求,教师就可以寻找更有意义的方法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启发,以辅助学生更迅速地判断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尝试解题。如,画图法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利用画图的形式就能够直观呈现出方程两边的等量关系。以画图为支持,也会让学生提炼不同的数据、信息,关注到在一个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在深层次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形成经验积累,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思路,有效地设方程、解方程,获得发展。
三、聚焦合作学习过程,汇总解题经验
解决问题教学的推进,往往离不开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探索。可以说,辅助学生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思路、方法,就能高效解题。同时,围绕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鼓励他们进行解题经验的汇总,也能带动他们的核心素养提升,形成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则可以发挥出合作的优势,并且鼓励学生持续进行重点题、难点题、错题的汇总,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以百分数为例,涉及的运算问题众多,包括利息计算问题、购物折扣问题等。而在实践进程之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在实践中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立足于一次次的思维碰撞等寻求更优解。如,银行三个产品ABC,A存1 万,360天的利率是 4.35% ,B存5 万,183 天的利率是 4.27% ,C存10 万,35 天的利率是 4% ,问如果小明的爸爸打算将 10 万投入产品,问如果只选择其中一个产品,小明爸爸应该买哪个产品?这道重点题,就需引导学生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解决。同时,聚焦发展学生的推导能力。而在后续的实践进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记录错题,开发错题本、重点习题合集等,持续放大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共享解题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开展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教学,可以助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让他们建立终身受益的关键性能力,产生更加显著的课程实施效果。因此,展望未来,广大教师仍需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搭建更巧妙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推进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帮助学生代入到问题解决中,逐步发展数据分析和处理意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思路,获得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彩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 2023, (07):27-28.
[2]王贤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22.
[3]韦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 2021,(05):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