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科高校生产实习改革创新探索

作者

李承斌 王雷 李萍 倪艳荣 王国柱 张雅君 周睿哲

河南工学院 电缆工程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我校电缆工程专业是全国唯一的电缆特色学院。电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电气、材料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能够在电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工程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产实习是电缆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电线电缆制造过程有较深刻的认识,熟悉电线电缆的材料选用、生产设备运行、工艺制定和检验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二、生产实习环节面临诸多难题

从电缆实习的企业角度出发,企业关注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学生到电缆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不仅无法带来收益,还要求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额外的付出,这就导致企业接收生产实习的意愿和动力不足[1]。特别是实习期间要保障学生的安全,因此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实习学生只准看不准摸,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也会降低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甚至逐渐变得眼高手低。

从校方角度出发,现行的生产实习模式和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实习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在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学术、轻应用,重说理、轻实效等问题。在学生的惯性思维中实习总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物,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问题。在电缆生产实习教学方法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师生互动性不足[2]。

三、生产实习创新改革

1. 改革目标

针对电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上述问题,学院专门组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深度研讨,加强对电缆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环节进行创新改革。

(1)加强与电缆企业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在生产实习教学中让电缆企业深度参与。实习期间带队老师与企业就电缆技术创新、工艺改革进行交流探讨,为电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新品创新提供指导,这样才能实现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2)突破传统的生产实习教学理念,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最近学院与诸多电缆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建立了上海起帆、浙江万马、江南电缆等多个产学研实践基地。我院与远东电缆集团校外实习基地还成功入选“省新工科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与国内多家著名电缆企业的校企合作,成功实现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合作电缆企业的设备与技术优势,加快推进生产实习改革。按照电缆工程专业的培养标准,重新设计电缆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入电缆行业的深度参与,将生产实习改为全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电缆工程的实践创新能力。

2. 改革内容

(1)探索“校企共赢”合作新模式。

① 结合电缆工程专业的特点配备电缆企业指导老师,学生能够在企业生产实习过程中收获满满的的电缆工艺实操技能。

② 收集电缆企业员工在生产中碰到的难题,组织本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员工进行科技攻关,为电缆企业排忧解难。

③ 争取签订更多的实习合作单位,为电缆工程专业学生实习单位提供更多可选项;与多家电缆企业建立学业奖学金,加强校企合作联系。

④ 学校优先对实习合作的电缆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工作。还要根据电缆企业需求,委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为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服务。

⑤ 实现校企设备、信息、资源、技术全面共享,电缆企业接纳本专业新进青年教师进行现场调研交流。

⑥ 校方为合作电缆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帮助宣传电缆企业文化,并提供活动支持,

扩大合作电缆企业的业界影响力。

通过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对实习学生、专业教师、企业员工无疑都是及其有利的。

(2)探索电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在电缆企业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因此针对实习目标,可以引入现代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生产实习改革的新方向,实现全方位立体的网格化生产实习教学体系。利用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金水电缆集团、远东电缆集团等实习基地的设备及人力资源进行生产实习。电缆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如表 1 所示。

表1 电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安排表

①充分利用我校与远东电缆集团等多家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学生在电缆企业的拉线车间、绞线车间、挤塑车间、交联车间、编织车间、装铠车间、金属护套车间、光纤光缆车间定岗位、定师傅的生产实习。

② 继续拓宽生产实习的教学渠道,联合上海起帆、浙江万马、江南电缆等知名公司持续推进电缆工程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岗前实训,进一步为专业学生拓展接触企业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在电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工程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

3. 生产实习全过程化管理与考核。

生产实习期间每位学生由校、企指导教师各 1 名进行联合指导,并且采用“车间轮岗”模式,由校、企指导教师分段联合考查。实习报告的评阅由校、企指导教师联合批阅,实现实习全过程考核。

四、结语

我校电缆工程专业已经有五届毕业生,电缆工程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改革探索从未停止步履,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从往届电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创新改革后的生产实习模式,能显著提升实习质量,提高学生旳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使得生产实习的毕业生能更轻松的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在整个生产实习环节中学生都表现积极,对在企业进行实践的热情空前高涨,取得了极好的示范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曼,王忠勇.基于 CDIO 的电气卓越实习教学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7):139-140.

[2] 马保成,丁晓倩,池玉蕾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5(2):30-33.

作者简介:李承斌(1984-),男,籍贯:,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电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