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在妇科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进程中的影响探究
吕丽环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35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51092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于改善妇科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推动康复进程方面所彰显的成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妇科术后患者充任研究对象,经随机化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计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举措及健康教育,而实验组于上述基础之上额外增添中医情志护理内容。对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予以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不良情绪发生频次等相关指标展开观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够切实有效地对妇科术后患者所呈现出的焦虑、抑郁状态予以改善,有力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妇科;术后;心理状态;康复
妇科手术是临床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患者由于身体创伤、疼痛、对手术结果及预后的担忧等因素,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有研究显示,负性情绪会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延缓术后康复进程[2]。因此,有效控制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情志是维系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指出:“欢则气缓,忧则气消,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异常可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进而损伤脏腑,影响预后[3]。研究表明,中医情志疗法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4]。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行妇科相关手术治疗;(2)年龄18~60岁;(3)神志清楚,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正常;(4)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史;(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3)依从性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如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具体如下:
(1)情志疏导: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采取个性化疏导方式。对性格内向、多疑的患者,要主动、耐心地与其沟通,倾听其诉求,解答疑虑;对脾气暴躁、情绪化的患者,则要谨慎用词,避免引起对方不快,必要时可请家属协助疏导。
(2)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古筝、竹笛曲等,每次30 min,每日2次。
(3)穴位按摩:选取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予以指压、揉捏,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每次15~20 min,每日2次。
(4)导引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头颈、四肢等部位的缓慢屈伸运动,活动关节,改善血液循环,每次20 min,每日2次。
(5)饮食调理:根据“寓医于食”原则,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多选用山药、茯苓、百合等健脾益气的食材,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餐后嘱患者用温盐水漱口,防止口腔溃疡[5]。
1.3 观察指标
(1)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状态越重。
(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烦躁、失眠等不良情绪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情绪发生率实验组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情志护理能显著改善妇科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情志护理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中医情志护理采取多种方式综合干预有关。情志疏导有助于化解患者心理顾虑,缓解精神压力;音乐疗法、穴位按摩则通过声、色、触刺激调畅经络,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导引术活动关节,促进气血运行[6];饮食调理则从脾胃着手,健运中焦,益气养血。多管齐下,共同作用于患者身心,从而达到减轻焦虑抑郁,改善情志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中医情志护理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们认为,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康复训练,加快康复进程。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降低患者依从性,延缓各项功能恢复,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中医情志护理通过纾解患者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康复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康复进程。
需要指出的是,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仅比对照组提前2-3天出院,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评估。此外,不良情绪虽在实验组发生率更低,但病例数较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中医情志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远期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同时,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临床经验、中医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影响护理效果,应加强规范化培训。
结语
总的来说,本研究证实了中医情志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近期康复的积极作用,但其长期效果以及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今后研究可尝试采用质性访谈、心理生理指标检测等多种方法,多角度、动态地评估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此外,将中医特色疗法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机结合,强化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或许能进一步提升妇科术后患者管理水平。中医情志护理作为一种简便、经济、见效快的护理新模式,在妇科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继续推广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雪敏.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精神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 [J]. 新疆医学, 2024, 54 (06): 726-729.
[2]毛玉林. 循证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J]. 黑龙江中医药, 2024, 53 (02): 296-298.
[3]夏玲玲,代丽娜,邓超.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4, 31 (02): 162-165.
[4]曹娟,郭果. 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临床研究, 2023, 31 (04): 186-188+191.
[5]王群慧,杨菊花,陈少芳. 延续护理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心理应激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 (02): 60-62.
[6]李玉丽. 细节性护理对术后留置导尿妇科患者感染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 (18): 3013-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