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智技术赋能食堂管理的建议

作者

杨利

中油辽河振兴服务分公司 辽宁 124010

前言:

食堂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饮食安全、营养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随着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堂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许多食堂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食堂人员整体素养有待提升,部分外包服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管,特色化管理和服务创新不足,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用餐体验,也制约了食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1.完善食堂数智绩效管理体系

推动食堂管理高质量发展,需首先构建以数字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绩效管理体系。当前,食堂改革应围绕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四大核心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可量化、动态可调的综合管理体系[1]。管理部门可联合第三方专业公司,制定细致、精准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应覆盖食堂运营全流程,重点包括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菜品满意度调查结果、食堂环境卫生评分、食材来源可追溯性、员工健康管理记录、食品留样管理情况,以及针对外包服务企业的菜品质量、服务态度、成本控制能力、员工满意度、应急响应能力等维度,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监控。绩效考核周期应涵盖月度、季度、年度,建立周期性滚动评估和改进机制。考核流程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厨房操作、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等数据,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精准记录员工考勤,结合“问卷星”线上家校社满意度调查,收集多方反馈,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依托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各项考核数据,形成智能化绩效评估报告,实现对第三方公司服务水平和管理成效的精准评价。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对绩效优秀的服务单位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启动整改流程,严重违规行为按合同规定实施退出机制,推动第三方公司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进食堂管理走向制度化、智能化、透明化。

2.创建食堂数智物型环境责任矩阵

现代食堂管理中,除了强化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打造智能化、责任清晰的环境管理体系同样不可或缺。借助数智技术,构建“物型环境责任矩阵”有助于优化管理细节,全面提升食堂运营效率和卫生安全水平[2]。在配菜区引入色彩编码系统,通过智能电子标签对不同食材加工工具进行颜色区分管理。例如,红色对应生肉处理,绿色对应蔬菜水果,蓝色对应熟食,系统实时监控各类工具的使用频次、清洗消毒状态,自动提醒清洁维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污染风险。通过智能监控终端,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工具使用记录,确保操作规范。水池区挂钩命名系统则强化了工具的专人专用管理。每个挂钩配备唯一编号与员工姓名,结合 RFID 芯片实时记录工具使用信息。一旦系统检测到违规操作或工具未按规范清洗消毒,将自动发出警报,并记录至责任人绩效考核中,倒逼员工行为规范,提升卫生管理的精准性。推动个人责任制在食堂各功能区全面落地。烹饪区、清洗区、储藏区等关键区域均设置责任公示牌,标明负责人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并张贴详细的操作规范与清洁标准。通过高精度湿度传感器,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环境湿度、温度数据,自动联动通风系统调节空气流通,保持操作区干燥、洁净,预防霉菌细菌滋生,营造健康安全的用餐环境。

3.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计划

在推动食堂管理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是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食堂员工、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营养健康素养,是提升食堂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制定系统化的教育计划,定期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研讨会[3]。线上借助智慧平台、微信公众号、云课堂,发布权威科普视频、图文资讯,实现知识普及全覆盖;线下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提升食堂工作人员、师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吸收效果。联合营养专家和医疗机构,制定科学、合理、营养均衡的菜谱,确保每日膳食结构符合国家营养标准。针对特需群体,如过敏体质、特殊疾病群体,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提升食堂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同时,借助广播、电子宣传栏、食堂智慧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常态化宣传食品安全法规、健康饮食知识,营造浓厚的健康饮食文化氛围。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定期对食堂的食品采购、加工、环境卫生、营养搭配等情况开展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推动食堂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推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食堂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智能技术为食堂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力支撑。通过构建数字化绩效管理、食品安全智能监控、智能供应链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模式,能够有效优化食堂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管理透明化和智能化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步推进数字智能技术在食堂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强化人员数字素养培训,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持续优化升级食堂管理体系,推动食堂管理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越,管德赛,魏献诚,等.数智时代推进公立医院智慧食堂建设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5,36(04):560-562.

[2]唐进禄,刘婉贞,邢亚楠.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5,(02):59-61.

[3]曹三妹.基于数智化手段的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24,14(3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