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举重比赛抓举第三次试举的成功及教学训练
姚传武 姚方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引言:举重是首届奥运会正式项目,举重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新中国在国际比赛中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项目。随着竞技举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我国也成为了一个举重大国,更是一个举重强国,为了让举重项目立足于世界最高峰。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举重部每年都会举办全国举重锦标赛、冠军赛同时也会举办全国青少年U系列比赛。各省还会举办省级青少年举重比赛,在各级举重比赛中抓举第三次试举的成功-失败会与总成绩名次排名有着千变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关系,抓举第三把试举的潜意思的激烈竞争,真可谓异乎寻常。抓举比赛前二把试举固然重要,但第三把试举成功与否,决定着挺举的实际开把和总成绩名次,而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会上看,又都是以总成绩排名为主,所以抓举第三次试举是为“一锤定音”决定胜负关键前奏,这个定音如何,关键是看抓举第三次试举的成功与失败。
讲解:抓举第三次试举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最好成绩或是超越自己平时最好成绩。抓举第三次试举成功与失败会出现多方面变化,如果第三把成功则可以进入抓举单项名次。挺举也可以按照比赛前方案进行开把,如果失败。1、确保挺举试举的成功率 2、比赛心理压力变大 3、为了超越对手得增加一KG。那么抓举第三把试举失败给挺举照成最大的是心理问题和挺举的成功率。关键是我们要真正从主观上认识到抓举第三把试举的重要性,脚踏实地的训练中重点突破抓举强度下的成功率。
如:我在“七运会”以前的几次比赛中看试举情况;我与广西的陶闯在抓举比赛中陶闯第三把赢我2.5公斤,在中场休息时自己老是想怎么样才能确保进入名次、怎么样追回抓举落后的2.5公斤,挺举的第一次试举只有先稳一把,在第一把成功后就加了2.5公斤,直接就是等他试举挺举第三把看他成功还是失败,不难看出抓举第三把的重要性,还有贵州的全奇勇抓举是他的强项,比赛中他第三把成功举起150公斤,全奇勇挺举比他自己抓举差一点,有的时候他在抓举赢我5公斤情况下,我在挺举第一把成功后第二把就加5公斤从而达到全奇勇先试举我后试举的优势。田龙海在2003年全国举重锦标赛77公斤级比赛中抓举第三把后领先浙江陈爽利5公斤,而挺举田龙海挺举180公斤,因为陈爽利体重比田龙海大,陈爽利挺举第一把成功后直接加到187.5公斤并成功举起这个重量,最后陈爽利取得冠军。因为挺举劣势,所以田龙海在抓举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还是输了,那要是田龙海的挺举好一点呢?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77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占旭刚抓举第三把发挥不正常落后对手5公斤,挺举占旭刚202.5公斤开把,抓举领先占旭刚5公斤的希腊选手挺举也挺起来了202.5公斤,因为占旭刚体重比希腊运动员轻现在教练员毫不犹豫的把杠铃重量加到了207.5公斤,占旭刚顽强拼搏成功举起这个重量取得了奥运会冠军。从以上比赛中看抓举的第三把试举,抓举第三把成功是取得总成绩冠军之路上的前奏。所以我们要重视抓举比赛中第三把试举的成功率,这样比赛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挺举发挥情况下取得最后胜利!
论证分析:
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挺举正常发挥后就能顺利取得冠军,就要加强抓举的综合技术动作训练,纵观举重比赛实践精炼和教训均无可辩驳的证明,凡是在比赛中有较高成功率的(成功率是抓举在家训练最好成绩或超自己在家最好成绩)都会取得自己理想的名次。 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能顺利取得总成绩冠军,首先是抓举的第三次试举的成功发挥。那么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抓举的综合技术、强度成功率训练,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占有优势并且压住对手成绩取得好成绩。要想熟练的掌握抓举的综合技术动作绝非易事和一日之功,但也不是没有希望的,七运会前我肾结石住院。有半年没有正常训练在康复后,我克服困难从零开始,积极与教练员配合科学化的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抓举技术动作训练,抓举技术有了很高的提高并支撑我在七运会上抓举成功三把。总成绩进入前八名。
抓举技术动作:要憋腰起铃、引膝上拉发力、转换支的架子。从1987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举重比赛并观看比赛至今,比赛中抓举第三把(一般是运动员自身 100% 或 100% 以上重量)失败原因主要是1、比赛心理2、上拉发力不充分(前掉)3、发力太充分,甩(后调)4、也有支撑(单、双臂肘弯)这四种以上动作。那么想比赛中不失败或少失败运动员就得平时训练中加强强度心理、技术动作、成功率的训练逐步提高和解决技术动作中细小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完美的在抓举试举中举起第三把!
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下:
一、青少年选材
青少年选材要根据举重运动员的发展特点,要优先考虑被选运动员体型、手的大小、爆发力、关节韧带、心理、灵敏力、身体协调能力。只有把选材工作做好,那么才能在比赛中成功举起抓举的第三把。
二、加强技术训练、提高试举成功率
严格规范抓举的综合技术动作,举重比赛中谁举得重谁取得第一名,在同等条件下技术动作是关键,如果没有扎实的规范的技术动作做保障,就如盖高楼一样,随着重量增加,无法承受大负荷而倒塌,因此在技术动作训练中,首先应有耐心,要有针对性,当运动员具备力量时,如何把技术和力量相互结合。不能操之过急,抓举技术动作训练难抓好,但又必须抓好、抓实,技术动作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路基石。运动员训练中随着抓举成绩的逐步提高,重量的增加,运动员会对抓举试举越来越有信心,抓举试举的成功率也逐步提高,打好了扎实的基本功,为将来正式比赛成功举起抓举第三把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训练中抓举试举的心理训练。增强对比赛试举的信心
运动员在训练中对抓举 100% 或 100% 以上重量试举要有严格的要求没有把握的重量宁可不试举,也不要以上去就是失败。训练中要有较高的试举成功率,多进行膝上混合抓的训练,建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到了比赛的关键时刻就不至于却场,这样也是为了比赛时抓举试举的成功,我们的训练一切都要以比赛需要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成绩和比赛成功一样才能真正收获训练效果。
四、抓举基本技术教学训练
有了以上四点训练方法。那么我们如何把抓举技术动作训练,灌输到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老骥伏力、志在千里”的精神。我认为: 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是一向付出大、见效慢且需要有持之以恒、弃而不舍、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如此,还必须当好运动员的知心朋友、贴心人.在运动训练管理上需要以情管人、以严治训,在“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下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1、讲解
讲解是运用语音法对技术动作进行概述。讲解时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训练程度的不同,首先做到从精简到难、生动形象的将技术动作的名称、作用、方法、技术要领、讲清,讲明扼要,突出关键的技术规范化问题和要求;其次,要讲清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指导学生尽快掌握抓举技术动作与方法,建立正确的抓举动作技术概念。
2、示范
示范是使学生能尽快明确抓举技术动作形象的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在有讲解的前提下,进行抓举规范的技术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完整的抓举技术动作概念,根据抓举技术动作结构特点和要求,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并进行各个技术动作讲解、示范。重复或慢速示范,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形象,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形成、掌握正确的抓举技术动作。
3、模仿
模仿即是试做。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后,即可让学生尝试模仿试做,开始以动作由慢到快,由简单到难,这样反复的体会分解技术动作,并进行轻重量的多次数、多组数练习,再结合讲解抓举技术动作要领和运用,使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抓举技术动作概念。
结论
总之,抓举不论采取什么训练方法,对待每次试举都要严格要求,使整个训练都围绕贯穿技术、成功率,而进行强度、组数和次数训练,要求队员必须建立对抓举试举成功有强烈的欲望。对于没有把握的重量宁可不举不加,避免失败带来技术动作变形和心理压力。
在具体实施抓举教学训练中还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等,并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对待,多进行讲解、示范、模仿、因人而异的有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只要大家都努力了,那么一定会在抓举专项上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