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配合的高效团队协作
左娟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湖北武汉 430030
引言
在当今医学领域,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然而,该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医疗团队之间高效的协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团队协作模式的优化对于提升手术质量和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聚焦于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旨在探讨高效团队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协作模式下的手术指标,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医疗团队协作模式的创新与进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聚焦于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的48 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包含 24 名患者,男性13 人,女性 11 人,年龄跨度为 25 至 68 岁,平均年龄为( (43.5±6.7) )岁;对照组同样有 24 名患者,男性 14 人,女性 10 人,年龄范围在 26 至 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4.2±7.1) )岁。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的对比分析中,两组患者呈现出无显著差异 (Pgtrsim0.05) ),这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通过影像学等诊断手段确认需要进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且不存在手术禁忌情况,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排除了那些患有其他严重泌尿系统疾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以及有腹部手术史且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的 4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4 例。观察组采用高效团队协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团队协作模式。高效团队协作模式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均有具体措施。术前,团队成员共同讨论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麻醉师制定精准麻醉计划,护士准备器械并进行心理疏导。术中,主刀医生与助手密切配合,麻醉师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准确传递器械,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术后,护士负责护理,主刀医生定期查房,团队总结经验。通过这种模式,旨在优化手术流程,提升手术质量和患者预后。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切皮到手术结束缝合最后一针的时间。
(2)术中出血量:通过吸引器吸引量及纱布称重法计算术中出血量。
(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了 SPSS22.0 这一专业的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对于那些可以量化测量的数据,我们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bar {x} \pms\))的形式来进行呈现,而在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这类计量数据时,我们采用的是 t 检验方法。对于以比例形式呈现的计数数据,我们用百分比(%)来表达,并且在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时,运用了 X2 检验。在本研究中,我们设定 P 值小于 0.05 作为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120.5±15.8) )min,对照组为( 145.3±18.2) )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t=5.68 , P<0. 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
,对照组为 (105.4±12.5)m] 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t=6.24 ,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有 2 例出现并发症情况,具体为 1 例尿漏和 1 例轻度感染,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得出为 8.3% 。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相对较多,共出现 6 例,涵盖了 2 例术后出血、2 例尿漏以及 2例感染,该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56 ,P<0. 05⋅ )。
3 讨论
本研究聚焦于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对比了高效团队协作模式与常规团队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高效团队协作模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常规模式。术前,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深入分析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麻醉师制定精准麻醉计划,护士提前准备器械并进行心理疏导,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手术延误和风险。术中,主刀医生与助手密切配合,麻醉师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准确传递器械,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士负责护理,主刀医生定期查房,团队定期总结经验,优化协作流程。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还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此外,4k 高清腹腔镜设备及高清显示器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为高效团队协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比高效团队协作模式与常规团队协作模式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确证实了高效团队协作模式的显著优势。该模式不仅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还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这不仅凸显了团队协作在该手术中的关键作用,更为临床优化手术流程提供了有力依据。未来,应进一步推广高效团队协作理念,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配合,持续完善协作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应对更多复杂手术挑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推动泌尿外科手术技术的持续进步。此外,定期的术后总结会议和经验分享,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祝宏斌,王进峰,舒文云,等.腹膜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2,24(05):675-677.
[2]夏庆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 Lich-Gregoir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 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15(02):98-99.
[3]王泠霏,洪扬刚,游灿灿,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4,54(11):880-88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