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节能降碳的建筑结构绿色材料应用策略研究
僧延波
身份证号码:132227197809293017
0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高达30%40% ,推动建筑行业节能降碳迫在眉睫。建筑结构绿色材料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降碳的关键路径之一,其不仅能够降低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碳排放,还能在建筑使用阶段发挥节能增效作用,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概述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生产加工、施工应用、使用维护直至废弃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负荷,同时具备良好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的建筑材料。从原料层面,绿色材料多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可再生资源等作为原材料,减少对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在生产加工环节,注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施工应用阶段,绿色材料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使用维护阶段,绿色材料能够发挥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功能,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废弃处理时,绿色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或自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材料在节能、环保、可持续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建筑行业节能降碳的重要物质基础。
2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特性分析
2.1 节能特性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的节能特性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保温隔热性能上,如新型复合保温材料,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与材料组合,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降低建筑室内外热量交换,减少冬季供暖与夏季制冷的能耗。在透光性能方面,低辐射玻璃等绿色材料能够在保证采光的同时,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降低空调使用频率。此外,部分绿色材料还具备蓄热功能,可在白天吸收热量并在夜间缓慢释放,调节室内温度,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这些节能特性使得绿色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从使用阶段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2.2 环保特性
绿色材料的环保特性贯穿全生命周期。在原料获取环节,大量使用工业废渣、尾矿等废弃物作为原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降低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型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产生。在使用过程中,绿色材料不释放有害气体与物质,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维护人体健康。废弃后,绿色材料可通过回收、再加工等方式重新投入生产,或通过自然降解回归自然环境,降低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3 可持续特性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的可持续特性体现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性能可持续发挥两个方面。从资源角度,其原料的可再生性与可循环利用性,保障了材料供应的长期稳定,减少资源短缺风险。在性能方面,绿色材料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能,减少材料更换频率,降低建筑维护成本与资源消耗。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绿色材料不断更新迭代,其性能持续优化提升,为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面向节能降碳的建筑结构绿色材料应用策略
3.1 材料选择策略
材料选择是建筑节能降碳的基础环节,科学合理的选材能从源头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碳排放。首先,需依据建筑所处地域气候条件精准选材。在严寒地区,外墙保温材料应优先选择导热系数极低的真空绝热板,其导热系数可低至 0.005W/(m⋅K) ,相比传统保温材料节能效率提升 30% 以上,能有效抵御冬季严寒,减少供暖能耗;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反射隔热涂料与遮阳型玻璃的组合应用是绝佳选择,反射隔热涂料可将太阳辐射反射率提升至 80% 以上,遮阳型玻璃能选择性过滤热量,二者协同作用大幅降低夏季空调制冷需求。其次,构建完善的绿色材料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该体系需涵盖资源属性、环境影响、性能指标、经济成本四大维度。在资源属性方面,评估材料原料对天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优先选用工业固废利用率高的材料,如利用粉煤灰、矿渣生产的新型混凝土;环境影响维度聚焦材料生产、使用、废弃全流程的碳排放与污染物释放;性能指标着重考量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节能特性等;经济成本则综合分析材料采购、运输、安装、维护等费用。
3.2 设计优化策略
设计优化是挖掘绿色材料节能降碳潜力的核心手段,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可使材料性能最大化发挥。在建筑体型设计上,遵循紧凑化原则,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减少不必要的外表面积。研究表明,体型系数每降低0.01,建筑能耗可减少 2%-3% 。合理规划建筑朝向,使建筑主要功能空间朝向冬季太阳辐射较强方向,夏季避开太阳直射,同时优化开窗比例,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人工照明与机械通风能耗。结构设计阶段,结合绿色材料力学性能特点进行创新。对于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优化构件截面形状与尺寸,采用空间结构体系,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量化,降低材料用量与施工能耗。推广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理念,将建筑构件进行标准化拆分与组合,提高绿色材料的通用性与互换性,减少现场加工环节,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与能源消耗。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设计方案的可视化模拟与优化。通过 BIM 模型对不同绿色材料应用方案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对比各方案的节能效果,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并调整优化。
3.3 施工管理策略
施工管理是保障绿色材料节能降碳目标落地的关键环节,高效的施工管理能减少施工阶段的资源浪费与碳排放。施工准备阶段,制定精细化的绿色材料采购与运输计划。优先选择本地生产的绿色材料,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建立材料供应商评估机制,选择具备绿色生产认证、运输环节环保的供应商,确保材料从源头绿色可控。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其对绿色材料的认知与施工技能。编制绿色材料施工操作手册,详细说明材料特性、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组织专项培训与考核,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绿色材料施工技术,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材料性能受损或浪费。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施工标准,采用低能耗、低噪音的施工设备与工艺。例如,使用电动施工机械替代燃油机械,减少废气排放;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扬尘与建筑垃圾产生。建立材料损耗动态监测机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绿色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在材料堆场、施工部位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材料领用、消耗数据,与施工预算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材料浪费环节并采取整改措施。
4 结语
建筑结构绿色材料应用是建筑行业节能降碳的关键路径。尽管当下存在研发、市场等挑战,但随着技术革新、政策完善,其发展前景广阔。持续推进绿色材料应用,定能助力建筑行业达成节能降碳目标,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杨晓倩,王海超.绿色建筑材料性能研究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J].居舍,2025,(16):52-54.
[2] 肖 逸 菲 . 绿 色 建 筑 装 饰 材 料 的 节 能 与 环 保 效 果 应 用 研 究 [J]. 居舍,2025,(15):87-89+107.
[3] 巩家杭. 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新城建科技,2025,34(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