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布瓦加尔·赛麦提

新疆喀什疏附县布拉克苏乡中心幼儿园 新疆喀什 844000

引言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以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兴趣取向等,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开展五大领域的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价值,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育人目标相结合,合理设计游戏活动,营造“玩中学”的幼儿教育模式,让游戏贯穿幼儿园教学全过程。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引入一些新颖的游戏形式,保证游戏活动的多样性,从不同的维度开展教育教学,从而不断优化幼儿的游戏体验感,助力其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提升。

一、游戏活动在健康领域的实践

健康领域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生活习惯、安全意识展开,根本目标就是塑造健康体质,引导幼儿养成卫生习惯。依托趣味化游戏,开展健康领域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游戏活动,从不同的维度来渗透健康生活知识,营造一个趣味化学习环境。例如,以“小手真干净”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提前准备白大褂、洗手液、护士帽等游戏材料,让幼儿扮演“医生”角色,演示洗手方法,并以“医生”的口吻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认真洗手,其他幼儿可以进行模仿练习,从游戏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这一游戏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十分符合幼儿的兴趣偏好、认知水平,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有益于其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为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着重增加一些肢体动作训练,逐步提高幼儿的体能水平。比如,在一日生活中组织“障碍接力”游戏,设置平衡木、跨栏等障碍,引导幼儿自由组队,每人需要跨越一个障碍,小组成员依次接力,直到顺利渡过所有障碍点,用时最短的小组可以获得胜利。这一游戏侧重于锻炼幼儿的体能,可以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性、肢体控制能力,对于其健康体质的形成大有裨益。另外,组织这一类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让幼儿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既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又能在思想品格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1]。

二、游戏活动在语言领域的实践

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这一教育领域包含倾听、表达、阅读等多个维度。依托于游戏活动开展语言教育实践时,教师要以游戏激活幼儿的表达欲,引导其在游戏过程中积累词汇,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2]。例如,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故事接龙”游戏活动,该游戏是由教师开头,任意说出一句话,如“我站在花海中,看到远方飞来一只花蝴蝶”幼儿需要接着这一句话,打开自己的想象力,编写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参与这一语言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表达,只有充分理解了别人话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续编故事内容。而且,让幼儿合作编写一个故事,可以有效锻炼其词汇组织能力,将逻辑思维与想象力有机融合,使幼儿的语言叙述更加富有条理,其语言水平将进一步跃升。

三、游戏活动在社会领域的实践

社会领域的课程教学,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社会规则,使其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将该领域的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带动幼儿踊跃参与教学互动,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设计这一领域的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幼儿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下做游戏。例如,设置“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幼儿扮演顾客、收银员等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排队结账,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这样,幼儿会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从游戏活动中了解按序排队、买东西交易流程等社会规则[3]。

情感认知,属于社会教育领域的基础内容,强化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可以让其敏锐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针对这一内容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组织“情绪猜猜卡”游戏,提前准备一些画有不同情绪的卡片,让幼儿随意抽取一张,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描述这一情绪,其他幼儿要猜出这是什么情绪。比如,幼儿抽到了“悲伤”卡片,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表情变化,其他幼儿猜出这一情绪之后,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延伸,让幼儿说一说该怎么回应别人的悲伤情绪[4]。如此一来,游戏内容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趣,通过这一游戏体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情绪感知能力,促使其正确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

四、游戏活动在艺术领域的实践

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鼓励幼儿的自由表达,注重色彩感知、创意表现、思维创新等。基于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游戏活动,应该减少对幼儿的限制,创设开放性游戏空间。比如,将游戏与美术创作结合到一起,组织“手指画狂欢”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五颜六色的颜料,让幼儿用手指来蘸取颜料,在纸上作画,通过十根手指的点涂、摩擦等,形成一幅美丽的作品。在这一项游戏中,要鼓励幼儿自由创作,让其大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创作一幅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然后,教师可以组织交流活动,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手指画,谈一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趣事。这一游戏活动,可以优化幼儿的审美体验,发展其艺术创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艺术自信,使其更喜欢艺术创作活动,便于提高幼儿的艺术涵养。

五、游戏活动在科学领域的实践

在科学领域应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在游戏中融入一定的科学原理,依托游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为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建构类游戏,在游戏区域中投放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幼儿使用现有材料,搭建稳固的大房子。幼儿自主游戏期间,教师需要加强方法指导,通过师幼交流来启发幼儿,引导其思考什么形状的积木适合搭建房子?要让保证房子不倒塌,需要选择怎样的积木作为底座?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将有序推进游戏,从房屋建构中掌握基本科学原理,不仅能体会建构游戏的独特乐趣,还能自主探索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其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可以获得一定的进步。同时,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科学探究魅力,逐渐养成勇于创新、勤学爱问的良好科学精神。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学习载体,开展幼儿园教学时,教师要将游戏活动融入到健康、艺术、语言、科学、社会这五大领域中,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游戏活动,以实现游戏与学习的衔接。教师应该坚持儿童本位的教学原则,围绕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精神品质等,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禅春香.探究游戏活动理念融入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意义[J].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3(2):2107-2110.

[2] 吴晓钰,周选红.基于游戏活动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3):506.

[3] 王海燕.新课标下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自主游戏教学的新思考[J].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1(5):255-255.

[4] 冯兴荣.试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新一代:理论版,2021(9):38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