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活动在提高初中生自尊与同理心中的效能研究与评价
董来容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校
文学创作活动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和情感表达效应的活动,在促进初中生自尊和同理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我的充分表达,同时也不断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在不同角色和情境的刻画中,让学生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在自尊心和同理心的强化方面呈现出更加良好成效。
1 文学创作活动对于提升初中学生自尊的效能
1.1 给予自我表达平台,增强自我认同
初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探索和认同的关键时期,内心情感十分丰富,同时也特别希望能够表达自身的想法。文学创作活动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自由表达平台和机会,使学生可以利用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确保自身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能够融入作品之中,使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同时更深刻理解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强化自我认同。例如,在创作中,学生可以回顾自身克服困难的经历,并通过文字形式有效呈现,更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提升自尊水平。
1.2 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付出努力并强化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特别是当学生自身的作品获得他人赞扬或认可时,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满意感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会转化为学生的自信,使其相信自身的能力,并在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或社团活动时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扬。在不断展示和分享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信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互相鼓励、支持和优势互补的作用下,当学生的作品受到别人肯定时,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使其自信得到充分强化。
1.3 促进情感抒发,改善心理状态
初中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等挑战,很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可以有抒发情感的出口,将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文字进行宣泄和释放,积极缓解心理压力,有效调节情绪状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把烦恼或困惑融入作品之中,梳理和接纳新情绪,使自我心理状态得到有效调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例如,在“我的烦恼”主题文学创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身在家庭和学习中的困扰。在冲突之后,可以使其性情得到有效舒缓,对自身存在的困扰或烦恼根源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通过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自尊得到切实发展,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使其情感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在提升自尊的前提下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文学创作活动对培养初中学生同理心的效能分析
2.1 强化角色带入体验,理解他人情感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从不同角色出发构思故事情节,表达出时代的情感。通过角色带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及其生活经历,有效培养其同理心。例如,在创作友情相关文学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角色在友情中的具体感受和冲突时期的情感。通过更深刻地理解朋友的情感或想法,学生可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这种角色扮演式的文学创作让学生同理心得到有效优化,提升情感理解能力和识别能力。在体验和带入之中,使学生可以走出自我中心的困局,进一步拓展对他人情感世界的认识,使其同理心得到有效强化。
2.2 描绘多元情境,拓展情感认知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涉及的主题丰富多样,集中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如家庭、社会、学校等相关场景,也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情感联系。在学生描绘多元情境、接触多元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使其情感认知范围得到拓展。例如,在创作与社会弱势群体相关联的作品时,学生可以了解其内心需求和生活困境,使其更深刻认识社会现象,也增强其对他人痛苦的感知,体现情感的多样性。同时也在不断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使其得到探索和描绘。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情感,从而有效培养其同理心。
2.3 强化读者反馈和交流,深化情感共鸣
文学创作活动并不是孤立的活动。在学生完成自身作品时,可以与教师、同学或其他读者进行互动分享和有效交流,这样可以获得更加积极正向的反馈和评价,从而在情感共鸣方面得到有效深化。读者在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回应反馈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有效激发。使其更深刻地理解自身所表达出的情感内涵,自我情感被他人认知、感受和认同。从读者的层面对于作品中的情感性进行深刻思考和反思。例如,在班级的文学创作分享会上,学生们可以针对各自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实现交流沟通,说出自身的心得。这样可以发现自己的作品可触动他人的内心,也会因为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解读而有全新的感悟。通过这种读者活动反馈和有效交流,可以使学生对自身情感表达有更深刻认识,并在强化认知的前提下,使学生深化自身对于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有效发展其同理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想确保学生的自尊和同理心得到有效优化,需要明确该类创作活动所起到的效能和重要作用。这需要在表达平台和情感抒发调节方面进行优化,让学生掌握文学创作技巧和创作能力,进而在提升其自尊和同理心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 . 文学创作对中学生情感与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3(36): 47-49.
[2] 王晓明 .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创作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J]. 教学与管理 , 2024(12): 55-57.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2023 年度重点课题《文学创作活动在提高初中生自尊与同理心中的效能研究与评价》(课题编号:PJY2023192)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