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同在花草管理中培养中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实践研究
徐姣姣
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中班阶段,是幼儿社会性、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任务意识的培养对其成长具有关键作用。而自然教育理念下的花草管理活动,因其特有的生命性、周期性和可操作性,为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天然载体。花草管理活动蕴含的观察记录、持续照料、问题解决等实践环节,与任务意识所需的持续性、责任感和计划性形成教育契合。
一、以“真体验”驱动任务生发,调动幼儿完成任务积极性
(一)沉浸式种植体验,丰富经验
沉浸式种植体验是幼儿在种植前,参与种植区域讨论、种植内容规划、种植材料准备的体验过程。通过实地踏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考虑种植区域的可行性,最终确定可以种植的区域。例如:孩子们觉得幼儿园的花太少了,于是进行了统计,发现最近能开的花确实很少,孩子们就萌生了要“种下一片花海”的想法。面对“种什么花”的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通过家长问卷和幼儿投票的方式,并咨询园林叔叔的意见,最后大家共同决定在春天种下最适合的花卉——格桑花。
(二)参与式感官体验,捕捉兴趣
参与式感官体验是指通过多通道感官互动视觉、触觉、听觉等调动全身感官去感受事物。这种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过程,最能点燃孩子的好奇心。例如:我们班的“种下一片花海”来说,孩子们播下种子后,自主组建了花草管理员,每天给花儿浇水、拔草,用放大镜寻找土里的小秘密,蹲下身仔细听小种子在泥土下的动静,还记录了许多的“种子日记”等。
(三)代入式游戏体验,激活动能
代入式游戏体验是幼儿通过万物建立情感联结的学习方式。基于皮亚杰的“泛灵论”,3-6 岁儿童会自然赋予物体生命特征——在他们眼中,种子会听悄悄话、会怕黑。这种将自我意识投射到客体的行为,恰恰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独特钥匙。例如:当教师提问:“怎么才能让小种子快快发芽呢”?小宇就说:“我们在泥土上写快点长大。”桐桐说:“泥土太黑了,种子看不到的。”“要不我们给小种子写张小纸条吧,”欣欣说。“不行,不行,小纸条一下雨就烂掉啦!”萱萱说。“我们可以给小种子画一张图画,让它快快长大,装进瓶子里就不会湿掉啦!”一依说。“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自己的心愿画在纸上装进瓶子,这样花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愿也会实现!”诺诺说。诺诺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大家纷纷给小花写信鼓励,让它快快长大!有些小朋友还把自己的心愿画了下来装进小瓶子埋进了地里,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代入式游戏作为具象化认知脚手架,当教师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拟态交互作为教学支架时,实质上构建了从童话逻辑到科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二、以“真问题”推动探究持续,加快幼儿任务技巧的养成
(一)问题捕捉——聚焦核心探究问题
在花草管理活动中,浇水是持续性任务,每天必须要请几名花草管理员去浇水。而经过周末两天太阳的暴晒,周一孩子们入园发现:因为两天没有浇水,花儿都变得蔫蔫的。针对这一问题,大家纷纷思考:怎么才能让花儿周末也能“喝上水”呢?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制作一个浇水器。
(二)问题探究——设计阶梯式任务链
阶梯式任务链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难度,同时保持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需要将活动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有不同的目标,但又有连贯性。例如,在浇水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一步步顺利完成任务,成功制作了浇水神器,让花儿随时都能喝到水。
三、以“真反思”深化经验内涵,促进幼儿任务意识的提高
(一)领域延展化,丰富任务价值性
我们把种植活动与其他领域经验进行结合,依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去丰富任务的多样性。例如:在科学领域上面,为了更好的照顾管理,我们拓展了科学的记录,尺子的运用,让孩子们的观察记录更生动了。例如:一天散步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萌萌说:“格桑花长高了好多。”而萱萱却坚持认为没有长高,到底有没有长高呢?结合孩子对生活中事物高低、长短的关注,也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我请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亲子制作尺子。水果尺子、动物尺子、彩色尺子的引入孩子们记录、观察的兴趣大大增加,每个孩子都尝试着量一量,并记录着小花“每日生长高度”。在社会领域,果树区和农场山坡区的格桑花陆陆续续都开了,五颜六色的。格桑花随着风儿轻轻摇摆,漂亮极了!孩子们一到农场就想往花田跑,有的闻花香,有的观察花瓣,孩子们都想和格桑花留下美好的照片,这里也就渐渐成为了幼儿园的网红拍照打卡点。
(二)主体融合化,增强任务情感性
花草管理不仅仅止步于园内。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多主体合力,让孩子把花草管理的经验、办法带到家里,在园内外都开展花草管理活动,用种植的花草开展赠花、绘花等活动,丰富任务的积极情感,逐步培养孩子任务意识。例如:孩子们对花草管理活动越来越喜欢了,每天回家都要兴奋地把种植管理花草时的趣事、活动时的照片、自己的一些观察记录等分享介绍给爸爸妈妈听,语气特别自豪!孩子们还当起了“小老师”,指导爸爸妈妈在家里也种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母亲节快到了,三十个缀满阳光的小身影正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亲手种植的格桑花移栽到了小花盆里,送给了自己最爱的妈妈。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通过花草管理活动,融入趣味性、渐进式问题探索与任务挑战,能够有效培养中班幼儿的任务积极性、技巧性和责任感,为其任务意识的发展为幼儿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 生活化幼儿园课程[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9
[2] 李季湄.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2
[3] 张华 . 项目式学习:培育幼儿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J]. 学前教育研究 , 2021(5):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