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毛聪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新合小学 414000
引言
当下,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渐渐被打破,体育课不再是锻炼身体素质的地方,而是变成了培育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关键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同体育教学相融合。有益于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塑造新时代有良好品德,坚定信念的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具体执行时,怎样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还是一个值得仔细探究的问题。
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探索
立德树人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从“重知轻德”到“以德为先”的根本转变。其目的是使教育真正回归教育本身,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所指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立德树人教育不仅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体育属于“五育”中的一环,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外更承担着培养锻炼意志力、培育集体意识、树立规则意识的使命。所以,将思政课内容有机地渗透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2 小学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当下,小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尚且存在着某些实际难题 . 一方面有些教师对于“体育育人”这一概念仍旧局限在锻炼身体这个范围内,未能深刻认识到其具有的德育意义。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存在强行结合的现象,即所谓“硬性嫁接”,使得思政内容跟体育活动之间连接不够自然,不能取得良好成效,再者说来,评价体系侧重技能达成和体能数字,忽视了过程性,表现性这些德育评价指标。但好在伴随新课程改革进程,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开始尝试在体育游戏里面加入一些规则讲解,在团队运动当中强化相互协作观念,从而促使两者朝着更为自然、也更深层次的方向去融合起来。
3 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内容设计上,教师要系统梳理教材里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比如教“武术基本功”,除了动作要领,还可加入“武德”教育,讲讲武术文化里“尊师重道,惩恶扬善”的精神;教“队列队形”,强调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集体纪律性,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新版人教版体育教材“合作跑”单元里,教师可设计“长征情境模拟”游戏,学生分组背“物资”过障碍,既锻炼体能,又体会到团结互助,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在选择教学方法并付诸实施的时候,我们要完全抛弃过去那种只管讲大道理的陈旧做法,积极提倡并践行“体验式德育”这种新思路。这种教学方法重视精心营造的情景、有趣味的游戏化要素以及有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内心感受,就拿篮球教学的实际操作来说。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团队积分擂台赛”这样一种新的形式,而且在比赛规则当中特意加入“助攻加分”“鼓励队友加分”之类的奖励条款,目的在于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价值远远超过个人得分的多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助力,老师可以随时播放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彼此配合、互相扶持的精彩画面,依靠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个重要概念背后的真正含义。比如说,一节“共建友谊桥”的体操垫上游戏课里头,学生们要靠紧密协作才能把体操垫拼接成一座“桥”,之后共同通过这座“桥”,这个游戏是否成功不是看速度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全过桥,有没有有人被落下,这样有趣又深刻的构思体现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体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3.3 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融合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师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运动技能上,更要注重德育敏感性以及教学智慧的全面提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了解其内涵,积极参加跨学科教研活动,从多学科角度,从德育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体育教学全过程。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与反馈能力,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所表现出的意志力、诚信度、友爱精神等积极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
比如,足球比赛场上,如果有学生能及时把倒在地上的对手扶起来,并且表现出好的体育道德,老师就要马上中止比赛,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给同学公开表扬,说扶起来这件事要比进球更好更珍贵,好让学生们学着去做,如果学校想要推进融合教育做得更好些,就可以举行一次有关“课程思政”的教学比赛,要体育老师们多写写有关融合教育的具体案例,把平时做的那些事分享出来,把这些经验变成教学的东西在全校传播开去,让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很棒的,在学校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3.4 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要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达成有效融合的保证,评价不能只是单一的技能考核。而是要采取多维、发展的角度,把学生的体育品德,情绪掌控,合作能力等等纳入评价范畴,拿“跳长绳”这个单元考核来说,评价表可以包含“积极参与”,“鼓励同伴”,“遵守规则”这些指标,小组成员和教师一同评议。而且可以加入“成长档案袋”,搜集记录学生帮助同伴,坚持练习,担任裁判之类的事迹照片和文字,这样就能动态显示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促使教学从“育体”向“育人”转变。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既是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诉求的回应。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一实践之中,一起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小 .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J]. 吉林教育 ,2025,(16):83-85.
[2] 陈双锋 .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J]. 家长 ,2025,(14):13-15.
[3] 董彦敏 , 白玉 .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J].教育实践与研究 (A),2025,(0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