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园社协同背景下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薛长娥

格尔木八一幼儿园 青海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8160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领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度上升。怎样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资源来推动幼儿全面成长成为研究重点,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出现,给幼儿园环境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新途径。这种模式冲破了传统教育单向传授的限制,通过系统化资源整合达成教育效能的全方位提升。

1 家园社协同下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

1.1 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育人模式,它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价值认同和实践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其基本目标是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现象,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慢慢树立起环保意识,这个过程既包含知识传授又包含情感培育。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孩子全面发展打下根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层面一起推进的情况下,环境教育的内涵持续扩大,重视整合家庭教育经验、学校专业知识以及社区资源平台,从而促使幼儿深入理解环境议题,提升实际参与能力。这样的跨领域教学方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给儿童赋予了多种发展道路和成长空间。

1.2 家园社协同的教育理念

家园社协同教育理念的主要含义就是促使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在教育过程中达成深入融合并整合功。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它凭借特有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经历来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幼儿园依靠专业的课程规划和活动安排创建起系统的学习空间,社区作为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键纽带,给予诸多资源支撑和社会服务。在这种协同模式之下,各个主体冲破传统的单向角色约束,变成彼此依赖且共同发展起来的有机整体,通过创建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既可以做到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也能明显改善教育成果,还能调动各方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营造出更加协调的育人环境。这个模式既重视知识传授又包含情感培养和社会性养成,很好地体现出现代教育的全面性质和开放特点。

2 家园社协同视角下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2.1 以幼儿园为中心构建系统化环境教育体系

幼儿园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家庭和社区资源,形成系统化教育体系,合理规划教育目标与内容框架,把环保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到环境教育的连贯性与持久性,幼儿园要完善课程设计。开发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自然观察,垃圾分类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相关知识,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水平,更好地推动幼儿生态素养发展,促使环境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2 延伸家庭功能,激发家长协同教育潜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场所,幼儿园环境教育中存在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家园共育模式,可把环境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空间,做到教育过程的系统化与连续性。幼儿园要定时举办环保主题活动,规划亲子实践项目,唤起家长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里践行绿色理念,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而且依靠家长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特长,推动他们全面参加环境教育的设计和执行,既拓宽了资源层面,又提升了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教育认同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家校互动平台或者组建微信群组,立刻公布环保消息和活动信息,推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双向交流,进而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扩大环境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实际成效。

2.3 依托社区整合三方协同教育资源

社区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纽带,其丰富的资源储备与多元的功能定位,为幼儿园环境教育赋予了宝贵的实践平台。通过加深校社协同合作,环境教育活动可以冲破传统的场域束缚,延伸到更为宽广的公共空间,引领孩子在实际场景里切实领悟生态保护的理念,社区公园,生态农庄,环保主题馆等场所变成优良的校外教育资源,给幼儿营造出浸入式的学习氛围。社区内部的环保组织,志愿者队伍以及有关机构也能给予技术上的支撑,帮助幼儿园规划并执行系统化的主题课程。依靠社区来整合资源的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园内资源短缺的问题,又提升了幼儿的社会参与感,促使他们在互动过程中慢慢养成对生态环境议题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2.4 评价保障:多元协同评价体系的构建

创建多元协同评价体系是达成家园校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环境教育效果的关键保证。该体系需全方位包含家庭,园方和社区三方的互动参与状况,还要从诸多角度考察环境教育的执行流程及其成果,可以设计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指标,幼儿环保意识改善情况。家长参与热情程度以及社区资源利用效能等等,用数据形式来表现教育成果,而且评价主体要多样化,把教师的专业评判,家长的直接感受和社区代表的看法融合起来,从而做到多视角的综合评价目的。创建起多种化动态评价体系,把日常监测数据,项目成果展示,问卷调研这些不同方面的信息汇集起来,从产出效果和执行过程这两个角度展开全面评判,进而给改善教育操作给予可靠参照。依靠这种评价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家庭,学校同社区之间的协作配合,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长久发展形成稳固根基。

结语

基于家园社协同理念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路径研究,给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环境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照。通过创建并完善多方联动机制,幼儿园环境教育大概会收获更为突出的效果,进而为塑造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未来公民构筑起稳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 . 家园社协同背景下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

[2] 王芳 . 幼儿园环境教育中家园社协同的策略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