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作者

罗玲玲

威县第一中学 054700

引言

生物在高中学科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高效的课堂教育,能够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然而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却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等。加之一些学生学习意愿不高、学习方式不科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差。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法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素质。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重要性

(一)提高教育品质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教育品质是备受师生关注的重要课题。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将较难的、抽象的生物知识具象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这种改变不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成积极探究,同时也让他们慢慢地了解到生物学知识的内部逻辑和架构,深入地发掘和提炼重要知识,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强大推动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书面化的生物知识被转化成各种可视化表现形态,同时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学生能够随时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展开探究学习,对生物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楚和完整的认识。另外,有助于帮助老师建构更加完整的教育知识框架,学生不但可以复习和强化生物学知识,也可以继续扩展新的知识,让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得到全面训练[1]。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对策

(一)基于信息技术,动态化呈现静态知识

高中生物知识表现出生命性,这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特性。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在于指导学生学会生物学中的新陈代谢和生物体的动态过程,这些都是高中生物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难点。在授课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展示静止的图像或者文字,学生很难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即使老师进行多次强调和解释,也很难转化学生固有的生物思维,而且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被有效地迁移应用。在信息技术支援下,老师可以搜寻出动态的生物学活动影像资料,再将这些影像导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促使学生的能够进行探索性学习。比如在教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这一节的时候,借助动画演示细胞减数分裂全过程,促使学生对动态的精子、卵细胞变态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利用定格、慢放、反复回放等技术功能,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和学习。在完成观察之后,设置如下问题,一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二是“细胞第一次分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三是“细胞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什么改变?”四是“细胞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顺利地掌握高中生物学内容,对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内化理解,从而养成独立探索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宏观化呈现微观知识

目前高中生物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更注重微观生物学,即分子生物学。比如细胞相关知识,细胞结构表现出各种特点,会进行增殖、分化、癌变甚至衰老,其微观性很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如果老师只是用单一的语言进行讲解,就会收到一些不好的教学反馈,与信息技术相配合,利用细胞视频展示裂变的整个过程,能够有效弱化教学内容呈现难度,促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把细胞亚显微结构全形、色彩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促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用色彩显示细胞质基质部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将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区分开来。接下来将每个细胞器局部放大并展示,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对细胞的功能结构形成细致的了解和认识。例如演示线粒体的结构、形态、内膜、外膜功能,通过反复观察,并配合定格特写处理技巧,帮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有效地克服高中生物学课程从微观到宏观过渡的困难,从而获得与传统教育不一样的教学结果[2]。

(三)基于信息技术,设置探究任务

高中生物学课程都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抽象的理论,树立起生物学习系统观,老师要指导他们进行一些实际探索,以刺激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讲授“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布设探究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生物学探索。一是研究人体体温日变化规律。发放作业表,引导同学们利用电子体温计、记录表和绘图软件等辅助手段,接连三天对自身和家庭成员的体温进行测定和记录,画出体温折线图。二是研究生物材料缓冲作用。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法研究各种生物材料对酸碱的缓冲能力。实验组使用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鸡蛋清,对照组直接使用蒸馏水,实验操作后对比酸碱数值变化情况,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三是以短视频形式介绍体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组织学生对糖尿病、尿毒症等一些比较容易引起稳态失调的疾病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有了信息技术帮助,老师就可以将生物知识和自然、生活、社会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研究对于社会的重大作用,促使其坚持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知识,树立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

结语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逐步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现阶段信息技术仍旧处于不断升级发展中,要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应用的优秀教学案例,不断完善教学条件保障和支持,集成各种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满足各种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提供稳定的信息技术教学支持和资源支持。同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教学反馈,结合学生最新学习需要,不断调节和完善信息化支持下的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助力该项教学工作长久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 全艳茹.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J].成才之路 ,2025(23):125-128.

[2] 孔庆菊 .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生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中国新通信 ,2024,26(15):196-19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