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李麟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前言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这就导致课堂缺少互动性与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与抽象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一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时较为被动,很难积极参与到知识探讨中。而游戏化教学的出现可以改变这一教学局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时,就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氛围。游戏化教学的出现有效打破了这一教学局限性,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知识,这种互动性与娱乐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判断等,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发展。同时,部分游戏设计巧妙,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设计小组合作游戏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游戏任务,不仅可以增强课堂互动和乐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数字迷宫”的小组游戏。在游戏前,教师就需要为小组分发不同迷宫图,每个迷宫图中都包含多个数学问题,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学生可以走到迷宫的什么位置。在游戏活动时,教师就需要先将学生随机分为 5 人小组,每组成员根据题目计算出正确答案后可以进入下一步。如果出现计算错误,那么小组需要返回上一关并重新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运算方法,还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意义及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二)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游戏活动
数学并不仅是抽象的公式与数字,更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可以设计“购物大比拼”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商场情境,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商品及价格学生需要以顾客的身份进行购物,每个学生都有固定预算,并需要根据商品折扣计算最终价格,如运动鞋原价 300 元,打 88 折,你有 250 元,是否可以购买。在游戏过程中,用现有金钱购买最多的商品的学生取得胜利。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能提高学生思维发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积分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积分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解题、完成任务等积累积分,这种奖励机制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不断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为例,可以设计“积分闯关”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小数加法和减法问题,学生通过按灯的方式回答依次回答,先按先答,回答正确积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在比拼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个人任务,还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积分 PK”,看看谁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积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竞争而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积累积分过程中,逐渐提升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持续学习的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内容,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将小学数学知识讲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与掌握,还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协作意识等提升。在未来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打造具有活动、趣味的课堂,为学生更高层次数学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萌熠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8):78-81.
[2] 安兰英 . 借助游戏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实践探究 [J]. 人生与伴侣 ,2025,(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