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活动设计的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邓金连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一校644000

一、引言

低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识字、写字、阅读和表达技能,更要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学习整体,强调知识的关联与能力的递进。然而,在低年级大单元教学实践中,课堂活动设计常存在目标碎片化、形式单一化、与学生生活脱节等问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索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课堂活动设计创新策略,成为推动大单元教学在低年级有效落地的关键。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奇心强,对有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课堂活动设计需以趣味性为首要原则,通过生动的情境、有趣的游戏、直观的教具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 “玩中学”“乐中悟”。

(二)生活化原则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低年级学生的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生活中的事物更为熟悉和敏感。课堂活动设计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三)整合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整合。课堂活动设计需打破识字、阅读、表达等教学内容的界限,将不同的语文要素整合在活动中,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活动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游戏化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游戏化活动设计将语文知识和技能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有效解决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识字” 为例,该单元以 “认识常见的汉字” 为主题,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 15 个左右的生字,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在活动设计时,可设计一系列识字游戏:

1.“汉字猜猜猜” 游戏:在学习《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制作“口”“耳”“目” 等汉字的象形字卡片(如 “口” 的卡片画一个嘴巴的形状,“目” 的卡片画一双眼睛的形状),然后将卡片藏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让学生分组寻找。找到卡片后,小组合作猜出对应的汉字,并说一说这个汉字像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学生找到 “耳” 的卡片后,会说:“这个卡片像耳朵,对应的汉字是‘耳’,我们用耳朵听声音。” 通过游戏,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还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

2.“汉字接龙” 游戏:在学习《日月明》后,设计 “汉字接龙” 游戏。教师先给出一个生字(如 “明”),让学生说出由 “明” 组成的词语(如 “明天”),然后下一个学生用 “天” 组成新的词语(如 “天空”),依次类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还积累了词语,提升了词语运用能力。通过游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提升了语文综合能力。

(二)生活化活动设计: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结

生活化活动设计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体现 “语文即生活” 的教学理念。低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生活化的活动能让他们感受到语

文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关爱” 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情感,学习运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设计时,可围绕 “身边的关爱” 展开生活化活动:

1. 生活观察活动: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关爱行为,如妈妈给自己做饭、老师给自己辅导作业、同学帮自己整理文具等,并记录下来(可以用图画或简单的文字)。课堂上,组织 “关爱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并用 “关心我,他 / 她会” 的句式进行表达。例如,有学生说:“妈妈关心我,她会每天早上给我做早餐。” 通过生活观察和表达,学生不仅掌握了句式,还体会到了身边的关爱。

2. 生活实践活动: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创设 “照顾小植物” 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每人种植一盆小植物(如多肉、绿豆苗),每天观察小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如 “我的绿豆苗今天长出了两片小叶子,我给它浇了水”)。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妈妈会保护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植物呢?让学生在照顾小植物的过程中,体会关爱自然的情感,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整合化活动设计:促进语文要素的协同发展

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整合,整合化活动设计将识字、阅读、表达、写字等语文要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一个活动中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语文能力,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童话” 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积累童话中的优美词语,学习编写简单的童话。在活动设计时,可设计 “童话创作之旅” 整合化活动:

1. 识字与阅读整合活动:在学习《彩色的梦》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如 “绿色”“红色”“蓝色”),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词语中的生字(如 “绿”“红”“蓝”),并说一说这些颜色让自己想到了什么。例如,学生说:“看到‘绿色’,我想到了小草和树叶。” 通过阅读找词语、识字说联想,实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

2. 阅读与表达整合活动:在学习《沙滩上的童话》后,组织 “童话分享会” 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小朋友在沙滩上编了一个怎样的童话?如果是你,你会在沙滩上编一个什么童话?” 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组的想法,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语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活动设计的创新,是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整合化的活动设计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结合具体的单元主题和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活动设计,让大单元教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小炜.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创新策略[J]. 甘肃教育,2024(14):119-122.

[2] 郑学琴 . 大单元视域下的 "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任务群的设计与研究 [J]. 环球慈善 , 2024(4):0013-0015.

[3] 吴德梅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考及实施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2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