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社交媒体对初中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作者

刘晶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中学 810000

引言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爱认识不同的人和事,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与世界观,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满足了初中生的诉求,能够足不出户参与不同的社交活动,但学生若是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并且沉迷其中,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文章展开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些个人拙见,以期参考。

一、社交媒体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随着社交媒体融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开始热衷于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软件,当学生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时,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文献查阅发现,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长,身心的不适感则会越强,而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学生更容易出现过度亢奋、戒备、紧张、怀疑、嫉妒等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将使得初中生的社交能力下降。此外,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将缺乏动力与活力,并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个别学生会出现抑郁状态。

初中生对社交媒体产生的情感依赖,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任毛芳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社交媒体的情感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与伤害行为,这是因为学生对社交媒体的情感依赖程度越高时,将会在公共场合、人群中产生莫名的恐惧感,此外随着初中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加,学生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偏执倾向 [1]。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消除有关的负面影响,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社交媒体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应对策略探讨

(一)媒介素养培养,理性运用社交媒体软件

很多初中生沉迷于社交媒体,主要是因为其不能理性运用它,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使用社交媒体。为使得初中生可以理想运用社交媒体,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组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结合真实案例,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能够准确辨别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真伪与来源。教师同时需引导学生了解社交媒体背后的复杂算法,以及相关算法机制,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行为与认知,使其产生“上瘾”的意识错觉。

为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观,从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教师应当基于相关的教学课程,使得学生理性看待社交媒体,认识到自己过度沉迷其中会产生哪些危害,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形成辨析批判的反思能力,及时对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进行反思评估,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防止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限制使用时间,鼓励参与多样化社交活动

在数字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完全杜绝初中生使用社交媒体,这样会违背学生内心的意愿,从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客观认知社交媒体,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过多的精力与时间被社交媒体消耗。为此,教师在应对社交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时,应当联合学生家长,共同限制学生使用的时间,鼓励其积极参与不同的社交活动,如社团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体育活动、艺术创作活动、科学探索活动等,让学生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社交,避免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社交社区,降低自己的社交能力。

当教师与学生家长限制初中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时,应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发挥出一定作用,能够逐渐缩短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正确理性地使用社交媒体,且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特定场景与使用时间范围下,学生能够从社交媒体中获得特殊的快乐与幸福,而这样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将助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让社交媒体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将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师为能够消除此影响,应评估学生沉迷社交媒体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焦虑评分、抑郁表现、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客观评估定级,从而根据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干预,防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恶化,让个性化的心理教育干预对策发挥出相应作用。

(四)突出家校合作,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通过调研分析可知,很多初中生沉迷于社交媒体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父母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日常社交表现、学生的心理阴影等。在应对社交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时,不仅需要教师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采取针对有效的干预防范措施,同时应从家校合作维度切入,让学生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变化。在家校合作维度下,精准剖析学生沉迷社交媒体的原因,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教育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与教师的关爱呵护,降低内心的孤独感,从而不再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从而在家庭与班级中收获幸福与爱,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出家校合作的具体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重点阐述了社交媒体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何种影响,以及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旨在说明相关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今后的初中教育工作开展时,为防范学生沉迷社交媒体,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需不断改进优化应对方案,从更多的方面入手,灵活采取不同策略,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避免此问题的发生,让初中生理性使用社交媒体,感受其带来快乐的同时不会沉迷其中。

参考文献

[1] 任毛芳 , 张保强 .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J]. 西部广播电视 ,2024,45(14):62-65.

[2] 郑志雄 . 动量与话量 :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 家庭教育论坛 ,2025(1):122-127.

[3] 姜云 .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教育科学 ,2025(3):06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