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作者

魏云云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经开区第一中心学校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觉得数学枯燥难懂,难以理解其实际价值。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计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对策出发,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生活场景巧引入,激发兴趣促思考

生活化教学实践需立足儿童认知规律,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经验建立联结。以小学低段 " 加减法 " 单元为例,部分教师尝试构建模拟消费场景:在教室内划分商品展示区,摆放标有不同价格的文具与玩具,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完成购物结算。这种具象化操作使运算练习转化为可触摸的活动,儿童在计算物品总价、核算找零金额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数字运算的实践价值。时间认知教学可结合生活作息展开,引导学生用钟表教具标注起床、用餐、到校等关键时点,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持续长度,既掌握钟面读数技巧,又形成合理安排作息的意识。空间图形教学宜采用实物观察法,例如要求儿童辨识教室环境中存在的几何形体,当学生发现书本对应矩形、粉笔盒呈现立方体特征时,抽象概念便自然具象为可描述的具体属性。此类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保持知识传递与生活经验的双向互动,当儿童意识到数学原理潜藏于生活细节时,其探究兴趣与问题解决能力将得到同步提升。教学场景的设计需注意控制认知负荷,避免过度复杂的模拟环节干扰核心知识吸收,通过阶梯式任务设置帮助学生在具身认知中完成概念内化。

二、知识应用重实践,动手操作强体验

数学教学离不开实际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正是让学生用起来。教师精心组织的实践活动,能让书本知识活起来。比如教“测量”,数学老师常会安排“测量教室”。孩子们分组合作,亲自上手量量教室的长宽高,门窗黑板这些具体物件也不能放过,数据记下来是第一步。有了这些数字,算算教室面积体积就有了根基。这个过程不单是教会学生用尺子卷尺这些工具,更重要是让孩子们真真切切摸到长度、面积、体积这些词背后代表的实际存在。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上价值很大,它能帮孩子们把模糊的概念变清晰,同时练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和创新思考的劲头。拿“分数”教学来说,让孩子们动手剪剪纸是个好点子。做“分数模型”:一张纸等分几块,拿出其中一块或几块,分数就摆在那儿了。反复折叠裁剪,分数的大小关系变得直观可见。老师这时可以追问:“这张纸平均撕成三张小片,每张代表了整体的多少?挑出其中两小张,又相当于整体的哪部分?”通过亲手做和脑子想,分数的概念就这样一点点扎进心里,手上功夫和脑子里的新点子也跟着长了。数学实践也不光在课堂围墙之内。鼓励学生把统计本领带回家试试。比如学“统计”时,任务是记录家里一周的钱花哪儿了。买菜坐车看电影这些开销,一笔笔记下来,再用图表画个明白。接着分析钱是怎么流的,想想哪些地方能省点。这么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方法,更体会到家里管钱的不易,一种当家的责任感和盘算钱的意识也就悄悄种下了。

三、家校联动搭桥梁,生活课堂共延伸

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离不开课堂之外的力量,家庭和社会扮演着关键角色。孩子的数学学习空间完全可以延伸到超市里——当教师围绕“人民币”开展教学,不妨建议家长带上孩子一同购物。计算商品总价、练习找零,价格标签的观察、不同商品价格的比较这些动作,无形中就锻炼了应用能力与消费观念。家庭学习活动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后可以设计的重点,鼓励家长深度参与进来。动手搭建模型是理解抽象概念的好方法,“几何图形”的学习就能这样进行。和孩子一起用积木或纸盒搭建房屋、桥梁,搭建过程中那些形状特征自然而然地被讨论被认知。简单又有趣的数学绘本阅读,或者试试玩“数独”、“24点”这类数学游戏,家庭氛围里充满轻松的数学乐趣。家校之间紧密协作的意义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共同的力量能够提升效果。教师借助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机会,清楚传达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与具体操作路径,引导家长的目光聚焦于孩子们的数学成长过程。家长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同时,定期了解家长的看法与反馈,洞察孩子在家中的数学学习状态,对教师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安排非常有用,家校之间的教育衔接需要这份顺畅沟通作为桥梁。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数学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真正实现“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目标。生活化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数学教育更具温度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焦柏实 . 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诗情画意与数学之美 [J]. 科教文汇 , 2025,(12): 192-194.

[2] 吕秀杰 .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 [J]. 华夏教师 , 2025,(18): 51-53.

[3] 魏晓燕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J]. 华夏教师 , 2025,(18):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