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美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路径的研究
武立叶
邢台市任泽区第二中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样态,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大多侧重语言知识和应试技巧传授,容易忽视审美感受能力培养,把美育思想系统嵌入英语课程,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所以,要探究在数字化时代怎样切实做到美育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通过充实学习体验加强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是一项具备实际意义和操作价值的课题。
一、数字化资源的审美化应用
数字化时代,英语学习资源的形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学资源的审美化应用是美育融入的扎实起点,这不仅仅是指选择具有视觉美感的图片或者视频,更是要深入挖掘资源蕴含的审美价值,比如一段精雕细琢的英文朗诵音频,它的发音纯正,语调富有节奏感,情感饱满,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可以引领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同理,一部电影短片里的镜头语言,色彩搭配以及配乐,一起构建起特别的艺术氛围,给学生赋予了丰富的审美分析对象,教师在挑选并展示这些资源的时候,要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脱离仅仅对信息内容的理解,转而对形式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进行品味与欣赏,从而让数字化资源变成激发审美兴趣的有力媒介[1]。
二、教学过程的美育情境构建
美育的达成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过程,借助数字技术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美育情境,是引领学生产生审美体验的关键。
(一)多模态输入的感官协同
数字技术可以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这些不同的符号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让信息变得立体化,这样一种多模态输入的方式,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当中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视觉,听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之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语篇的时候,同时播放高清的风景视频并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自然风光之中,从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语言所描绘出的美妙景象,做到知识学习和审美陶冶同步进行。
(二)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创建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可能性。通过虚拟出伦敦街景、纽约博物馆或莎士比亚剧场等英语文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进入”文本世界,使他们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自主地去探索,在虚拟环境中与元素发生互动,这样的亲身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异域文化环境的审美感知能力,这种由技术驱动的体验式学习,把抽象的语言知识与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联系起来[2]。
(三)互动叙事的审美生成
区别于传统线性文本阅读,数字化互动叙事工具让学生参与故事创作和发展。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Once up on a Time”教学中,学生利用在线故事创作平台,为经典童话故事设计新的情节分支或结局,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自主选择符合故事氛围的背景图片、配置合适的音效,并用英语录制旁白,这既是对语言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完整的一次审美创造,学生从美的欣赏者变为美的创造者,其审美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与锻炼。
三、学生审美能力的数字化培育
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数字化手段为美育的实
现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育途径,使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
(一)跨文化审美视野的拓展
互联网冲破了时空限制,给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给予了方便的通道,教师可以借助在线博物馆,数字艺术画廊,国外文化节庆的直播视频之类的资源,带领学生体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趣味,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Rain or Shine”时,可以安排学生在线观看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雨”的艺术作品,像透纳的水彩画,中国的水墨山水画等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就能体会到不同文化对于同一种自然现象所蕴含的审美内涵存在差别,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跨文化审美观念,拓宽自身的审美视野[3]。
(二)语言形式美的深度感知
英语语言本身蕴含着诸多形式之美,诸如句式结构,修辞手法,词汇音韵等等,数字化工具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且深入地去感受这些形式要素,以音频编辑软件为例,可以将一首英文诗歌的朗读音频加以可视化处理,学生通过观察声波的起伏变化,就能清楚地看见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同样,文本分析工具可以将文章中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予以突出显示,从而让学生迅速察觉并领悟这些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这种借助技术手段展开的分析方法,促使学生由关注“说什么”转向探讨“怎么说”,进而改善他们对语言艺术性的敏感程度。
(三)审美评价与表达的实践
将审美感知内化为稳定的素养,必须经过评价与表达的实践环节,在线协作平台,如共享文档或网络论坛,为此构建了理想的公共言说空间,例如在观赏一部英文短片后,学生被鼓励在平台上发表个人评论,围绕影片的视觉语言、叙事结构及声画关系等专业要素展开深度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锤炼运用英语准确表达复杂审美感受的能力,更要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中学会倾听与思辨,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运用更为精准的术语进行评析,这种基于数字平台的互动交流有效地将个体化的审美体验转化为集体性的认知建构,促进其批判性思维与审美沟通能力的协同发展,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
四、结语
数字化背景下,美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层变革,通过数字化资源审美化应用、教学过程美育情境营造、学生审美能力数字化培育这三条主要路径,能够形成语言学习与审美熏陶并行的教学新范式,这种融合既充实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内涵,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全面发展拓展了更宽广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崔彩云 , 贾锁礼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路径探究 [J]. 山西教育 ( 管理版 ),2025,(05):94-95.
[2] 刘璐 . 大数据背景下初中英语数字化教学转型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1):206-208.
[3] 黎羚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深度融合的研究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9):74-76.
本文系任泽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数字化背景下美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24004)最终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