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迈进新时代 坚定跟党走

作者

张晶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党校 056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中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招生难度大,学生流失率也相对较高。因此,深入探讨和有效应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挑战,以期更好地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重要任务。这篇论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唤醒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一、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政策导向不够明确。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但由于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措施,导致各地区各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同,投入比例失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师资队伍不强等情况还很严重。

( 二 )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近年来,尽管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但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多种因素制约,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很大,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 三 ) 家庭观念陈旧落后。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上普通高中才是“正经”的事儿,把孩子送到中等职业学校只不过是无奈之举或个人选择,这种想法不仅影响了学生本人,更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 四 ) 学生自身认识偏颇。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求进取,这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切实履行好领导职责,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点工程项目,制定相应扶持政策,确保经费投入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法规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 二 ) 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环境。一方面,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增加学位供给,满足广大适龄青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愿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企业赞助和捐赠,用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增强教学实训设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 三 ) 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内生动力。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喜悦,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 四 ) 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各方优势作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对接,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员工培训等活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工匠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牢固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文化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品质的新一代合格接班人。

(二)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校风。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师生做文明守纪的践行者、诚信友善的传播者、团结互助的志愿者,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浓厚氛围。

( 三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过硬团队。为了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严格遵守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且实施全员聘任制。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来鼓励和促进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打造出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和专业技能的优秀教师团队。

( 四 ) 搭建展示平台,助推成果转化。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发明创造、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活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创新比赛,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助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正迈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我们加速改革创新,完善经济结构,激活发展活力,并且必须培养出大批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使命与责任。未来,面对艰巨的挑战,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监督,以期让它成为培养优秀劳动者与技术型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崔涛 . 迈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J]. 煤炭经济研究 , 2017, 37(10):1.

[2] 本刊编辑部 . 万众一心迈进新时代 [J]. 今日中国 , 2018, 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