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作者

邓红梅

浙江工业大学 310023

引言:当下,随着孩子们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父母经历养育倦怠,其出现情绪耗竭、亲职效能感下降甚至亲子关系疏远等问题。其中,父母完美主义倾向被认为是养育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完美主义父母往往设定过高的养育标准,对子女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现实与期望产生落差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及倦怠感。心理韧性作为个体面对逆境时的积极适应能力,可能在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之间的关系,考察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并设计相关干预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的关系

据研究可知,完美主义倾向与养育倦怠息息相关。父母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对子女设定近乎于完美的标准而要求其达到。但这往往高于孩子自身能力的标准,一旦孩子出现偏离标准的情况,父母便会过度关注,甚至批评孩子为何未能达到标准。并且当父母一直坚持不切实际的养育理想,在产生落差的情况下,会导致持续的挫折感,并且自我否定。长此以往,就会严重消耗父母的心理资源,产生焦虑、紧张、怀疑、不满等负面情绪,这都是倦怠症状。此外,父母完美主义中的社会期许维度尤为突出,会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并且因为达不到社会标准,加剧养育压力。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父母完美主义不仅直接影响养育倦怠,还可能通过影响父母的应对方式、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社会支持感知等途径间接影响养育倦怠水平[1]。

二、心理韧性在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中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在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因为,往往高完美主义的父母,其心理韧性水平较低,这部分父母一般都是采用固有的认知模式,难以接受任何的失败或者不完美。所以,面对养育挫折时,其更容易陷入自我批评,从而情绪消极,进一步增加了养育倦怠的风险。然而,当控制心理韧性后,心理韧性会在父母的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直接影响会有所减弱。换言之,心理韧性利用影响父母的认知评价过程(如对养育困难的解释方式)、情绪调节能力(如调整消极情绪的效能)以及行为应对策略(如寻求支持的能力)等途径,缓冲了完美主义对养育倦怠的负面影响,为干预父母养育倦怠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三、父母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心理韧性的干预

(一)认知重构:调整完美主义养育信念

在针对父母完美主义所开展的心理韧性干预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认知重构技术,其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助力父母对不合理的完美主义养育信念予以识别并做出调整。如借助结构化的认知日记以及反思练习这两种方式,让父母去学习对“非黑即白”和“应该思维”等这类认知扭曲进行辨识,将它们转化成为更具灵活性且贴合现实的思维模式。如把“我必须在每个养育细节上都做到最好”这样的想法转变为“我在大多数重要方面做得足够好就行”的思维状态。

在干预的过程里,治疗师会引导父母去对完美主义背后诸如“只有完美才能证明我是好父母”或者“任何失误都意味着失败”等核心信念展开检视,并且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以及证据检验等诸多方法来对这些信念发起挑战,适当降低母所秉持的完美主义标准,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期望也变得更加合理,在养育过程当中的弹性思维能力同样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2]。

(二)情绪调节:增强挫折容忍度

作为心理韧性核心组成部分的情绪调节能力,其同时也是预防养育倦怠的重要因素。针对完美主义父母身上常见的情绪脆弱性这一状况,干预项目可展开系统化的情绪调节训练,如撰写情绪觉察日记,学习对自身情绪予以识别并加以命名,尤其是在遭遇养育挫折时的情绪反应更是需要重点关注。其中,正念冥想技术被引入其中,可帮助父母接纳,而非评判的态度,以此来减少针对负面情绪所产生的过度反应。同时,此干预还会教授一些具体的情绪调节策略,像深呼吸技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以及情绪分散技术等等。父母通过学习,在面对养育困难之时,可对自身的情绪唤醒水平做出调整,进而提高对挫折以及不确定性的耐受能力,在面对养育挑战时,情绪稳定性也会变得更强。

(三)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养育支持网络

完美主义父母通常有着倾向于独自承担养育责任的特点,他们不愿寻求和接受他人帮助,而这无疑增加了出现养育倦怠的风险。心理韧性干预的第三个关键模块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帮助父母构建并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引导父母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支持来源,如家庭成员、朋友、社区资源以及专业服务等等诸多方面,让父母学习有效的求助技巧以及沟通,借此来克服因完美主义而导致的“不愿示弱”这种心理。另外,此干预还着重培养父母对“养育是集体责任”这一理念的认同,减轻其单独完成养育任务所承受的压力。可为父母建立一个互助小组,找到情感支持以及经验分享的平台,从而减少父母在养育过程当中的孤独感,提高父母寻求支持的意愿以及能力,减轻养育倦怠症状[3]。

结束语:综上所述,父母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养育倦怠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心理韧性则是缓解这一影响的关键内部资源。本文针对父母完美主义特点,设计的心理韧性提升干预方案,可有效降低父母的养育倦怠水平,为家庭教育实践及亲职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未来,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干预效果的长期稳定性,为构建健康家庭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侯雨佳,颜廷睿.父母养育完美主义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 响 :养 育 倦怠 与心 理 控制 的 链式 中 介作 用[J]. 中国 特 殊教育,2024,(07):37-46.

[2]王楚皓.父母完美主义对养育倦怠的影响:教育焦虑的中介作用[D].鲁东大学,2024.

[3]杨宗瑶.父母完美主义对养育倦怠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南开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