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矩形渠道施工技术探究
彭亮
身份证号:522424199206302416
引言
作为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洪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即水利工程,矩形渠道凭借结构简单、水流受阻碍小、占地不广等优势,在灌溉、排水等水利工程场景下大量采用,水利工程的输水能力、耐久性和安全性与矩形渠道的施工质量直接相关,施工技术应用是否科学恰当,会对渠道成型质量、抗渗性等方面产生显著作用,深度探究水利工程施工里矩形渠道的施工手段,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具备关键的现实意义。
一、矩形渠道施工的相关概述与施工准备
(一)矩形渠道的特点与应用
矩形渠道有着规则的截面,其水流断面面积固定不变,可以有效掌控水流的速度及流量,减少水流能量的耗损,该结构形式十分简易,便于开展施工及维护,普遍应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排水、水利发电等水利工程场景,处于农田灌溉工程进程里,矩形渠道可精准操纵灌溉水量,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成效;就城市排水工程而言,矩形渠道能把雨水快速排掉,缓解城市的内涝困扰[1]。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聚集施工、设计等人员共同就矩形渠道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搞清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标准内容,快速发现并处理图纸上存在的毛病,设计人员为施工人员进行一番详细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领悟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
2. 现场勘察与测量:开展对矩形渠道施工场地的实地勘查,知悉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形,为施工方案的编纂提供基础支撑,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相关测量仪器,精准测量渠道的轴线、高程、边坡等参数,搞清渠道精准的位置及大小。
3. 施工方案编制:按照工程特征、现场具体条件及设计要求,筹备科学合理的矩形渠道施工安排,施工方案要把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举措、安全保障举措等内容纳入,需经专家论证及审批完成后进行实施。
4.材料与设备准备:预先采办渠道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譬如水泥、砾石、钢筋等样,且对原材料实施质量检验,让其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为施工筹备所需的机械设备,诸如挖掘机、搅拌机具、振捣装置等物,且要对设备做调试与维护之事,保证设备能顺利运行。
二、矩形渠道施工关键技术与工艺要点
(一)基槽开挖与处理技术
1. 开挖方案确定:按照渠道的设计规格及地质状态,确定基槽采用何种开挖方式及顺序,若处于地质条件好的地段,可以采用机械实施开挖;面对地质条件不好或是靠近建筑物的地段,宜采用人工开挖,或者采取机械与人工共同作业的方式开挖。
2. 开挖精度控制:在基槽开挖操作期间,严格依据测量放线标定的位置及尺寸实施开挖,掌控开挖深度以及边坡坡度,保障基槽的轴线、高程以及断面尺寸合乎设计要求,选用边实施开挖边实施测量的方法,立刻修正开挖出现的偏差。
3. 基槽处理:基槽开挖操作全部完成后,对基槽底部实施清理与整平工作,去掉杂物与松散的土层,要是基槽底部有软弱地基或不良地质现象浮现,须按照设计准则进行处理,诸如换填碎石以及实施灰土挤压等,保证基槽底部具备充足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二)模板施工技术
1. 模板设计与选型:依据矩形渠道的截面大小及施工要求,恰当规划模板方案,选好合适的模板材料及支撑体系,模板要有充足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可承受混凝土重量以及施工阶段的荷载,常用的模板材料有像钢模板、木模板这类。
2. 模板安装与加固:于进行模板安装的阶段,应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实施,做到模板位置精准、尺寸无误,应牢固可靠地搭设模板支撑体系,运用恰当的加固手段,诸如布置斜撑、水平撑、对拉螺栓等,避免模板出现变形位移现象,要让模板之间的接缝严密,避免漏浆。
3. 模板拆除: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才可以拆除模板,拆除之际应把安全放在心上,勿对混凝土构件造成损害,拆除顺序当合理安排,先开展非承重模板拆除,再进行承重模板拆除,后拆底模[2]。
(三)钢筋施工技术
1. 钢筋选材与检验:按照设计规定严格选取钢筋的品种及规格,进场之际对钢筋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涉及力学性能试验、外观的查看核实等,让钢筋质量达到标准界限。
2. 钢筋加工与绑扎:严格依照设计图纸与施工规范进行钢筋的加工,
让钢筋形状和尺寸精准恰当,开展钢筋绑扎作业之际,应做到绑扎坚实、间距均等,选用恰当的绑扎方式与工具,改善绑扎的整体质量,在实施钢筋绑扎的过程里,应着力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配置充足的垫块。
3. 钢筋连接技术:按照钢筋直径与使用的部位,选定合适的连接途径,诸如焊接、绑扎、机械的连接方式,于连接步骤执行期间,应精准控制连接质量,保障连接的强度与可靠性。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符合工程要求及施工情形,妥当地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的用量额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符合其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及施工性能的要求。
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做到搅拌均匀,让坍落度合乎要求,处于混凝土运输阶段,须采取办法杜绝混凝土离析、初凝现象出现,维持混凝土质量水准,就远距离的运输而言,可采用混凝土搅拌车开展运送工作。
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应依照预定浇筑顺序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沿着渠道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次开展浇筑,处于混凝土浇筑进程内,把控混凝土的浇筑速率与高度,预防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情形,应挑选恰当的振捣器与振捣举措,达成混凝土的密实效果,防止产生蜂窝、麻面之类的缺陷。
4. 混凝土养护:待混凝土浇筑操作完成,需马上着手养护事宜,维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要结合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性能选择养护方法,诸如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之类,养护时间应合乎规范的要求,一般至少为14 天。
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中,矩形渠道施工技术是关键,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把握基槽开挖、模板拆除、钢筋焊接、混凝土抹面等关键施工方法,强化施工进程里的质量把控与安全监管,切实提升矩形渠道的建造质量,针对施工中频繁出现问题采取应对策略,可保证矩形渠道工程建设无阻且运行安全,为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打下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 单胜利 , 赵旭东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技术分析 [J].2021.
[2] 赵亚锋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J]. 中国科技纵横 , 2017(14):2.
作者简介:彭亮(1992-06-30),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