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谭圣

攀枝花市凤凰小学校 617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单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科融合与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本文旨在探究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策略,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学科融合与项目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但每一章节包含的美术技巧及知识相对有限。通过学科融合,将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其他学科知识融入美术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美术课堂更加丰满、更具吸引力。例如,在教授学生绘制花卉时,融入数学学科中的数形知识,让学生观察桃花花瓣的数量与形状,并绘画出一朵精致的桃花,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美术技巧,又能了解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融合与项目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爱护家园”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创作招贴画等活动,不仅提高了美术表现能力,还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学科融合与项目化教学能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将美术与音乐学科融合,结合美术作品的画面与音乐作品的曲目,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冲击学生的感官,促使其感受到不同学科相互交融下的全新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学目标,提炼项目化学习主题

在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要注重顶层设计与研发,充分结合教学目标,精准提炼项目化学习的主题。例如,将小学美术中“生活中的暖色”与“生活中的冷色”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合并为一个“大项目”,设置“色彩鉴赏”这一主题,促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既能根据项目主题的驱动学习更多关于色彩的美术知识,也能顺着项目主题的引导不断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又如,以“爱护家园”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掌握招贴画设计的三要素,结合主题创作招贴画。

(二)融合多学科知识,丰富项目化教学内容

与语文学科融合:在美术项目中引入语文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汉字的联想”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文字从象形文字到汉字的转变短视频,组织学生观察汉字动态变化中所展现出的绘画形态,如“马”这一字在象形文字中模仿马的形态创作,在后续变化中保留“马”的动物特征。随后让学生自行挑选汉字并展开充分想象,根据汉字的形状完成绘画创作,并阐述创作理念,加深汉字学习并锻炼创造思维。在学习风景画的画作时,引入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通过类比多种不同的风景古诗词,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情感抒发,从而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交互,达到创作上的共鸣,能够根据自身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好地将情绪与想法利用画笔描述出来。

与数学学科融合:小学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及数学审美,数学学科中包含着诸多的美术元素。例如,在教学《美术中的比例》一课时,结合黄金比例的知识,组织学生为自己画一幅全身肖像。学生两两一组为对方测量身高,按照自己的身高比例缩小后进行绘画创作,并分别测量从腰部开始上半身的长度以及下半身的长度,计算是否为黄金比例0.618。随后,在绘画中按照黄金比例,将缩小比例后的自己进行重新绘制,观察对比两幅画中的不同,从而掌握黄金比例下的绘画差异。又如,在教学“城市雕塑”一节的内容时,与数学中的各种几何知识相互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数学中学习过的几何知识,首先绘制雕塑设计的草图,分别绘制平视图、俯视图以及侧视图等,进而帮助学生以可视化的透视视角完成对雕塑的整体性设计。

与科学学科融合: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及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美术学科中包含的素材也来自于自然万物,科学与美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例如,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元素,为学生创设任务:使用水彩技巧绘出一幅美丽的香山红叶图。之后,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思考相关科学现象,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红色与白色可以调出粉红色,为何使用湿笔涂彩颜色会更浅、更润。学生经过思考能够了解到颜料融于水因此湿笔涂彩颜色会比较浅,了解到颜料的颜色取决于它们对光吸收和反射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完成了项目任务,其综合知识也得到提升。以“植物的美”为主题,将美术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并详细讲解植物的相关知识,如植物的结构、颜色、形态等。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融入绘画创作中,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表现植物的美。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和美术的兴趣。

与音乐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的跨学科融合中,应当更加注重对音乐学科的合理应用。与音乐学科融合,在美术教学中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官感受,促使其充分沉浸在浓烈的艺术氛围中,更好地对艺术形式、内涵加以感知,便于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艺术素养。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播放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组织实践活动,推进项目化教学进程

分组合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例如,在“爱护家园”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创作美术作品,并组织“地球我的家,环保靠大家”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按照每个小组负责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实践操作:项目化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能和知识。例如,在“以纸造型”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让学生打造出纸雕艺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结语

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教学目标提炼项目化学习主题、融合多学科知识丰富项目化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推进项目化教学进程、优化教学评价保障项目化教学效果等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J].施红英.试题与研究,2023(27)

[2]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原则与智慧实践[J].金波.美术教育研究,2023(17)

[3]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J].袁婷.教育界,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