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中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探讨

作者

矫红义

身份证号码:21122419930510711X

引言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土建施工是核心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对土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分析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对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建施工前期准备技术要点

1.1 施工场地勘察与规划

施工场地勘察需全面掌握场地自然条件与周边环境,地质勘察应重点查明土层分布、承载力及地下水埋深,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依据。地形测量需标注场地内的障碍物、管线走向及地形高差,便于制定场地平整方案。场地规划需遵循分区明确、动线合理原则,划分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办公区与生活区,各区之间设置隔离设施。临时道路布置应保证大型设备进出通畅,避开地下管线密集区域;临时水电管线敷设需与永久工程管线协调,避免后期返工。

1.2 施工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图纸会审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共同参与,重点审核结构尺寸与标高的一致性,检查各专业图纸的衔接是否存在冲突,如土建与安装管线的空间布置是否矛盾。对复杂节点构造需细化施工做法,明确材料规格与工艺要求。技术交底应分层开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交底时,需结合施工方案讲解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与安全注意事项,如模板支撑的间距要求、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等。对于新技术、新工艺,需通过现场演示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操作要点,为施工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1.3 材料与设备准备

材料进场前需核查出厂合格证与性能检测报告,对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需按规范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存储应根据特性分类堆放,钢材需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水泥需架空存放并做好密封保护,防止受潮变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需匹配工程规模与施工工艺,如高层建筑需选用合适扬程的混凝土输送泵,地基处理需配备相应功率的压实机械。设备进场后需进行调试,检查运转状况与安全装置的有效性,对特种设备需验证其备案与年检情况。同时需准备足够的备用配件,避免因设备故障延误工期,确保施工过程连续稳定。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需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方法,如对软弱土层可采用换填法,分层碾压夯实至规定密实度,确保地基承载力均匀。桩基础施工时,钻孔灌注桩需控制钻进速度,避免坍孔,成孔后及时清底并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稳定,防止断桩。筏板基础施工前需平整垫层,绑扎钢筋时保证受力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采用振捣器振捣至表面泛浆,初凝前做好二次抹压,减少收缩裂缝。基础施工完成后需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土分层夯实,避免采用含水量过大的黏土,防止基础沉降。

2.2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安装需保证刚度与稳定性,立杆间距和扫地杆设置符合方案要求,拼缝处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漏浆,拆模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确定,避免过早拆模导致结构变形。钢筋工程需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绑扎时确保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与搭接位置正确,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区需合理安排绑扎顺序,保证混凝土浇筑通畅。混凝土工程浇筑前需检查模板支架和钢筋位置,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棒插入深度与移动间距均匀,避免漏振或过振,浇筑完成后覆盖保湿养护,确保养护期内湿度达标,减少表面开裂。

2.3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砌筑前需将砖或砌块提前浇水湿润,避免干燥材料吸收砂浆水分影响粘结力。砌筑时采用三一砌法,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与竖向灰缝厚度均匀,墙体转角处与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留设斜槎。构造柱与墙体连接需设置马牙槎,沿高度每隔一定距离埋设拉结筋,确保整体性。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墙体垂直度与平整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严禁在已砌筑墙体上随意开洞,避免破坏结构整体性。

2.4 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屋面首先做好基层处理,清扫干净、修补平整,保温层铺设应错缝搭接、粘贴牢固。找平层施工设置分格缝,并缝内填嵌密封材料,避免温度变形开裂。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含水率的检查,卷材防水采用满粘法施工、搭接宽度符合规范要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并加铺附加层;涂膜防水要求分层涂刷,并且前一层干燥后再涂刷下一层,涂刷要均匀。屋面的排水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天沟、檐口处的排水应通畅,防水层完成后做闭水试验,经检查无渗漏后方可继续施工。

2.5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在对墙面进行装饰前要做好基层,抹灰前要用界面剂进行处理增加其粘结力,分遍抹灰,并达到一定厚度,每遍抹灰间隔时间要充足,避免出现空鼓脱落的情况。地面工程在施工期间也要做好基层处理,要求平整、坚实,然后对地砖进行预排,保证排列整齐,并对地砖进行勾缝,填缝剂选择专门的填缝剂,表面压光、平整。在吊顶工程中,对龙骨的安装要牢固,并且要求其间距均匀,对吊杆与主体的结合也要确保其连接牢固,对饰面板的安装要平整,并要求接缝要顺直,灯具以及风口等的开口位置要准确,安装在龙骨上时要牢固。另外,在门窗安装前还要对照洞口的大小,再开始进行安装,对表面进行打胶,要求做到光顺平直,并且不能出现渗漏的情况。

三、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3.1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

工程环节要实施全过程管控,在工程开始实施分部子项前确定其质量控制点。在进行地基施工的同时跟进其施工范围与压实度,利用环刀法或者砂筒法实施检测,使其满足设计要求。主体工程在施工时,在模板标高、钢筋尺寸、混凝土级配等重要方面实施旁站管理,并且每道环节都需要经过自检、交检、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实施。隐蔽验收时要在现场记录图片,注明其预留件、管线设置,确认无误后才可隐蔽,还要定期检查施工台账以及试验报告,确保材料的复试、混凝土养护等都真实可靠,并将偏离质量控制现象给予制止。

3.2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针对混凝土裂缝,需控制配合比与坍落度,浇筑后及时覆盖保湿,避免温差过大;出现细微裂缝可采用压力注浆修补。墙体空鼓脱落多因基层处理不当,抹灰前需清除浮灰、涂刷界面剂,分层抹灰并压实,空鼓面积超标时应凿除重抹。屋面渗漏常源于防水层施工缺陷,卷材搭接需满粘严密,阴阳角附加层应压实,防水层完成后严格闭水试验,渗漏点需找准位置,采用密封材料嵌填或局部重做防水层。地基沉降不均需在施工前探明地质,选择合适处理方法,施工中控制回填土压实度,后期监测沉降数据并及时加固。

结语

本文梳理了土建施工前期准备、各分项工程及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这些要点对规范施工、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可为实际施工提供有效技术参考。研究对新技术融合应用探讨较浅。未来可加强绿色施工、智能建造等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研究,推动土建施工向高效、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适应行业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 媛 媛 . 土 建 工 程 中 混 凝 土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分 析 [J]. 城 市 建 筑 空间,2022,29(S2):660-661.

[2]童顺国.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