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小学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朱娜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在这一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升体育教学效果,适应“双减”政策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多元化
1. 拓展传统体育项目
在保留田径、篮球、足球等常规体育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对这些传统项目进行拓展和创新。例如,在田径教学中,除了常规的跑步训练,可以增加趣味田径项目,如接力障碍跑、多人绑腿跑等,增加项目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篮球教学中,开展篮球技巧挑战赛、三人制篮球赛等活动,丰富篮球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引入特色体育项目
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师资条件,引入一些特色体育项目。如在武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学校可以将武术纳入体育教学内容,开设武术套路、武术散打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有冰雪资源的地区,开展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教学,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
3. 融合新兴体育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街舞、攀岩、射箭等逐渐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引入这些新兴项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开设街舞课程,让学生在动感的音乐节奏中,通过舞蹈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开展攀岩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挑战精神。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1. 游戏教学法
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例如,在进行队列队形教学时,可以设计“快快集合”的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按照要求快速站成相应的队形,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队列队形变换的熟悉程度,同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投掷教学中,开展“投准大比拼”游戏,设置不同距离和难度的目标区域,让学生分组进行投掷比赛,看哪组投中的次数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
2.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体育学习。比如,在耐力跑教学中,创设“森林探险”的情境,将操场想象成森林,设置不同的“关卡”,如跨越小溪(小跨栏)、穿过山洞(钻圈)等,学生在“探险”过程中完成耐力跑训练,这样能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耐力跑练习中,减轻跑步的枯燥感。在体操教学中,创设“动物模仿秀”情境,让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姿态进行体操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表现力。
3. 小组合作教学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例如,在足球教学中,组织小组足球比赛,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分工协作,有负责进攻的、防守的和组织传球的,通过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中,如“齐眉棍”游戏,小组学生共同用手指将一根棍子水平下降至地面,这个过程需要小组成员高度协调一致,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要全面客观,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对自己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例如,在一次篮球投篮练习后,教师先对学生的投篮动作、命中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自己评价在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最后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还应涵盖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例如,对于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新动作的学生,即使其体育技能水平不是很高,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评价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在团队体育项目中表现出良好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主动帮助队友的学生,在评价中突出其团队协作能力。
3. 评价方式多元化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测试、考试外,还可以运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袋、口头评价等方式。观察记录可以记录学生在日常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技能掌握的过程等。成长档案袋可以收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品、成绩、自我评价等资料,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历程。口头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或提出建议,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资源多元化
1. 利用校内资源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的体育教学资源,如图书室的体育类书籍、杂志,多媒体教室的体育教学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学习素材。同时,合理规划和使用校内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场地布局和器材使用方式。例如,利用学校的空地设置小型的户外运动区域,摆放一些简易的健身器材,供学生课间自主锻炼使用。
2. 整合校外资源
加强与校外体育机构、俱乐部的合作,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学生训练,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体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积累比赛经验。此外,还可以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如公园的健身步道、社区的篮球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空间。
3. 开发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筛选优质的体育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资源,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体育教学活动,如直播教学、在线答疑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视频,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动作技巧;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体育作业,让学生上传自己的锻炼视频,教师进行在线指导和评价。
总之,“双减”政策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是适应“双减”政策要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多元化,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登峰. “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思考与推进策略[J]. 体育学研究,2022,36(01):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