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课程育人能力提升的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的建构

作者

杨慧

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聚焦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建构,旨在提升初中英语课程育人能力。通过分析当前教研组教研评价现状,提出从精准定位教研目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动态评价及推动教研成果转化四方面入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初中英语

一、引言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阵地,其深度教研评价体系的建构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成长与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品质及人文素养的重任。因此,建构指向课程育人能力提升的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教研组教研评价现状审视

当前,教研组在教研评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课程育人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教研目标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育人导向。部分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与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教研活动与课程育人目标脱节。另一方面,评价体系单一,缺乏多维度考量。传统教研评价往往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教师在教研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难以全面反映教研活动的真实成效。此外,评价过程静态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教研评价往往停留在对教研成果的事后总结与评估上,缺乏对教研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建构策略

(一)精准定位教研目标,锚定课程育人航向

教研组应明确教研目标,将课程育人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导向。在初中英语教研活动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更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如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等,将其融入教研目标之中。例如,在教授“节日与庆祝”这一主题时,教研组可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作为教研目标之一,通过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人文情怀。同时,教研目标还应体现层次性与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研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教研活动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二)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全面考量教研成效

为全面反映教研活动的成效,教研组应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涵盖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成效、教研活动创新度、团队协作情况等多个维度。在教学能力方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教学技能运用水平,还要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与反思能力。例如,通过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其是否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成效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在教研活动创新度方面,鼓励教研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主题式研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等,评价其是否能突破传统教研模式的束缚,为课程育人注入新的活力。在团队协作情况方面,关注教研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情况,评价其是否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过程性动态评价,实时监控教研进展

过程性动态评价是确保教研活动顺利进行、及时调整教研策略的重要手段。教研组应建立教研过程监控机制,对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例如,在教研活动的准备阶段,可对教研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在实施阶段,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了解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在总结阶段,可对教研成果进行量化评估与质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教研活动提供参考。同时,教研组还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过程性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研策略与计划。例如,当发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存在普遍困难时,教研组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针对性训练;当发现教研活动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时,可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四)推动教研成果转化,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教研成果的转化是提升课程育人能力的关键环节。教研组应注重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教学策略,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例如,可将教研活动中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资源进行整理与分享,供其他教师参考与借鉴;可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校本教材或教学辅助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可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师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同时,教研组还应加强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例如,可邀请家长参与教研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成长需求;可与社区合作开展英语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与视野。通过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实现教研成果的最大化利用,提升课程育人价值。

四、结语

指向课程育人能力提升的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研组、学校、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精准定位教研目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动态评价及推动教研成果转化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研组的教研质量与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研组深度教研评价体系还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教研组应不断探索与创新,持续优化评价体系与机制,为提升课程育人能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郭运动,李守敏. 关于教研组建设之思 [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 (10): 35-37.

[2]杨小峰.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乡镇初中教研组建设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24.

[3]程威.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初中教研组建设现存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4.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2023年度教师发展研究课题 “基于课程育人能力提升的教研组深度教研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sfz-c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