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龙琪

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昆仑石油中学 816000

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小学诗词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式单一制约课堂效果,个体差异显著增加因材施教难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突破这些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系统探究AI技术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诗词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AI技术在诗词诵读与理解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诗词诵读训练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智能语音评测系统能够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实时分析和指导,如对三年级下册《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发音准确性、语调抑扬、情感表达等进行多维度评价。相比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评价,AI系统能提供更客观、细致的反馈,帮助学生精准改进诵读表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为诗词理解提供了智能化支持。以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为例,AI问答系统可以即时解答学生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疑问,通过知识图谱展示庐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内涵,使抽象的诗句变得生动具体。

AI技术还能有效辅助诗词创作教学。在五年级《枫桥夜泊》仿写练习中,智能创作系统可基于学生的初步构思,提供符合七言绝句格律的修改建议,如调整“月落乌啼”的意象组合,使学生的创作既保持个性特色又符合诗词规范。这种AI辅助的创作模式显著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创作热情。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例如在解析二年级《静夜思》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再借助AI系统拓展关于“明月光”的多元解读,最后通过师生讨论达成深度理解,形成“人机协同”的教学新模式。

二、情境化教学的智能化构建与实践

虚拟现实技术为诗词情境教学开辟了新途径。在人教版六年级《江南春》教学中,VR技术可以重构“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春景,让学生“漫步”在烟雨楼台间,直观感受杜牧笔下的意境之美。这种沉浸式体验远超传统图片展示的效果,能有效唤醒学生的审美感知。增强现实技术则实现了诗词与现实的创意融合。学习《悯农》时,AR应用可将“锄禾日当午”的场景叠加在教室环境中,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深刻体会诗歌传递的情感。

智能动画生成技术让诗词意象可视化。以《望庐山瀑布》教学为例,AI系统可自动生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态画面,并根据教学需要调整瀑布的视角和流速,帮助学生理解夸张手法的艺术表现力。游戏化学习平台则通过“诗词闯关”“飞花令挑战”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如在学习《春晓》后设置“寻找诗中春景”的AR探索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提升学习主动性。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与诗词的互动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真正的个性化诗词学习提供了可能。智能评测系统能够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如对《山行》的诵读评分、理解测验、创作尝试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诊断报告。自适应学习平台则基于这些数据,为不同学生定制学习路径: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拓展篇目,为需要巩固基础的学生提供《静夜思》的字词解析微课。

教师智能辅助系统显著提升了教学效能。通过分析班级整体数据,AI可以识别教学难点,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提示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表达方式。资源推荐系统则为教师备课提供智能支持,自动匹配《江雪》教学所需的背景资料、名家朗诵、意境绘画等多媒体资源。家校协同平台延伸了个性化学习的时空边界,家长可以通过APP查看孩子的《咏鹅》学习进度,获取亲子共读建议,形成教育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的教育应用需要遵循适度原则。在《登鹳雀楼》的教学中,技术应用应服务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文精神感悟,而非炫技式的展示。教师要始终把握技术应用的“温度”,确保智能化手段与诗词教学的人文本质相得益彰。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带来了范式创新的机遇。通过智能诵读辅助、情境化教学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等路径,AI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技术应用必须坚持“教育为本”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警惕过度技术化的倾向。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AI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开发更符合小学阶段认知特点的智能应用,推动形成“技术赋能、人文引领”的新型诗词教学样态。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需要不断提升智能教育素养,在人机协同中开创诗词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彩祥.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中小学电教, 2025,(05): 79-81.

[2]吴东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展策略 [J]. 教书育人, 2025, (0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