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廖玲
罗定市泗纶镇都门片中心小学 527200
引言
班级管理的好环如同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它并不取决于长板。而是取决了短板,这就是著名的“短板效应”,问题学生就像这块短板,怎样让这些短板发挥最大的潜能,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对管理问题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既要有爱心、用心,也要有责任心,特别是对于小学毕业班来说,更是刻不容缓,一旦造成蝴蝶效应,则一发不可收拾。
一、擒“贼”先擒王,以一带多
任何一个班级,有好的学生带头人,自然也有问题学生的带头人。春季刚开学,我到六年级某个班听课,在巡视课室时,发现有一个学生的座位被太阳直射,我好心的帮他移到没有太阳的地方,结果他死活不动还大声说他很冷。后来找其他科任老师了解其情况,结果令人震惊,所有人都不敢惹他,他想怎样就怎样,每天回校他是典型的“睡神“,谁叫醒他,他就暴跳如雷!正巧,在某一次考试中发现他们班的英语平均分比其他班低了17 分,科任老师反映说学生无心向学,课堂纪律差,无法控制导致的。面对如此困境,我苦思解决办法,想了很多方法都被他们的班主任否决,最后我决定迎难而上,从所有人都觉得最不可能改变的那个学生入手。经多方了解,我知道陈浩(化名)同学是个讲义气的人,我打印好一张盖好章的荣誉证书找他谈话,告诉他我们学校决定委以班级纪律员的称号给他,但要求他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做老师的好帮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看着红通通的证书,满眼欢喜,点头答应并说等他干出成效再给证书,如果做不出成效就没必要给他,对于他这一番操作我真的感觉非常意外!全班同学看着陈浩同学的大改变,课堂纪律马上大转变,以前只听见吵闹声的课堂终于得以安静,并在几次的周测中,与其他班的平均分也逐步拉近,陈浩同学的英语从 10 分,进步到24分、36 分……陈浩在我面前时是从不会反驳,令出必行。
二、培养师生情谊,消除问题学生对立情绪
学生往往是对人不对事,只要学生喜欢老师,老师的课肯定认真听,老师的作业也肯定努力完成,所以培养师生间深厚的情谊,也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好方法之一。我们某个教学点三年级有个叫黄炜的学生,人长得聪明伶俐,但从不交作业,学习成绩较差,严重拖全班的后腿。后来一次谈话中了解到他姐姐是我们这里的学霸,小升初时以全市第9 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无意的总是提问他、课间游戏也总是优先选择他,在课后找找他谈谈心,知道他最大的爱好是体育,还知道他有小猎豹的称号,跑步是全校第一,无人能及,英语课堂的有趣和老师对他充分的肯定,他英语成绩从最开始的45 分,逐步提升到90 分,还能做到每节课的内容当堂背,从一开始的拒绝学英语到后来主动找我背诵,甚至还问我:老师,为什么英语那么容易,语文数学那么难的?我留意看他的语文数学成绩,果然是两科加起来也不如英语的成绩,更搞笑的是,只要听到校门开锁的声音,他会在其他科的课堂上借上厕所而走出课室看看是不是我来了,最离谱的一次是我因事外出学习,他居然说我已经二十年没来上课了,听后令人哭笑不得。
三、用荣誉感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学校规定穿校服、戴红领巾,但对一些学生效果不大。他们不怕扣分批评,依然我行我素:穿拖鞋、留独特发型、衣着随意。六年级的黄然同学就是典型,顶着爆炸头、穿着拖鞋、天天迟到;黄琪同学也常迟到,上课总摆弄遮住眼睛的头发。班主任多次教育,甚至家校沟通都难以改变。
今年“六一”文艺汇演前,我找到他们谈心。我说:“往年颁奖环节都是请成绩最好的同学帮忙递证书给嘉宾。今年,老师想请你们帮这个忙,可以吗?”两人眼睛一亮,立刻问具体要做什么。我提出要求:“首先得改变形象:头发要理直剪短,穿校服、戴红领巾,要有学生样子。”黄琪马上兴奋地答应了,黄然却犹豫了。
之后,黄然开始逐步改变,至少不穿拖鞋了。眼看汇演临近,我再次找他:“这是你们小学生涯里,唯一能近距离接触镇领导等嘉宾的机会。初中可能就没这样的场合了。”5 月 26 日,黄然终于去发廊拉直并剪短了头发。
汇演当天,两人身着整洁校服,佩戴红领巾,仪表端庄地担任志愿者,将一张张荣誉证书郑重递到颁奖嘉宾手中。活动后,黄然感慨:“小学六年,除了入队,这是我第二次戴红领巾!”连曾有意见的老师也笑说:“那天看他们,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四、用尊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黄盛同学以前上课爱睡觉、惹事,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有一次,他正在办公室反思,我正好要发试卷,看他无聊又无措,便有了主意:先征得他老师同意,再问他是否愿意帮忙分发试卷。发卷时,我也顺便讲了试卷的由来,引导他端正学习态度。没想到,就因为这小小的“征求意见”,他后来上课变得特别认真。他说:“老师,你是第一个问我愿不愿意再做事的,别人从没问过我的想法。”
郭彬同学五年级时英语成绩不高,但书写特别漂亮。因为我的肯定和鼓励,他的成绩从 20 分左右提升到了及格。可升入六年级换了新老师后,他像变了个人,成了办公室的“常客”——常被老师催交作业,在走廊补作业……学年快结束时,我因故接手了他们班的英语课。从我走进教室那一刻起,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其实很简单,我始终给予他绝对的尊重,从不因他表现不好而低看他。
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者只有对问题学生多倾注爱心,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总之,只要我们真诚“偏爱”问题学生,“投之以桃”的良苦用心,必然会收到“报之以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爱萍.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浅析对小学“问题学生”的德育渗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8):181-183.
[2]何银兰,吕小丽.摒弃不良“问题”健康伴我成长——关于促进“问题学生”良性发展的对策[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5):97.
[3]王音红.小学德育工作之问题学生心理干预对策实践探讨[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6,(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