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风险评估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策略优化研究

作者

张峻蓝

常宁市板桥监督所 421500

产品质量关乎国计民生,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作为政府实施质量监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市场上流通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评估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能够对产品质量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监督抽查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内涵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指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检验,以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明示的质量要求,并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处理的一种质量监管活动。其目的在于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二、基于风险评估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策略优化措施

(一)优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科学筛选评估指标

在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广泛收集产品质量相关信息,深入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质量风险因素,科学筛选评估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应根据其特点和风险特性,确定关键评估指标。例如,对于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如食品、药品、儿童玩具等,应重点关注产品的安全性指标、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指标以及企业的质量追溯能力指标等;对于耐用消费品,如家电、汽车等,则应注重产品的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售后服务指标以及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指标等。同时,要避免指标的重复和冗余,确保每个指标都能准确反映产品质量风险的某一方面。

2.合理确定指标权重

为提高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数学方法,对各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初始权重。然后,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监管人员和消费者等各方意见,对初始权重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权重分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此外,还可以建立指标权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产品质量状况以及政策法规调整等因素,定期对指标权重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风险评估方法

1.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

针对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在产品质量风险评估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风险识别阶段,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定性方法,充分发挥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全面识别产品质量风险因素;在风险分析和评价阶段,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定量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同时,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产品质量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风险评估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和更精准的分析手段。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产品质量投诉数据、监督抽查数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等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质量风险模式和规律,为风险评估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2.加强数据质量管控

数据是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相关数据的质量管控。一是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的标准、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加强数据审核和校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值,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产品质量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四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三)加强风险评估结果应用

1.精准制定监督抽查计划

监管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科学合理地制定监督抽查计划。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和企业,要加大抽查力度,增加抽查频次和检验项目,实施重点跟踪监管;对于风险等级较低的产品和企业,可以适当减少抽查频次,采取常规监管方式。在确定抽查产品和企业时,要充分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盲目抽查和重复抽查。

2.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于高风险企业,要加强日常监管巡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要依法采取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严厉处罚措施,并将其列入质量失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于低风险企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先推荐参加质量奖评选等,引导企业持续保持良好的质量状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基于风险评估的策略优化意义深远。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市场中产品的质量安全,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持续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强化跨部门协作,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肖雪宾,赵敏.市场安全监管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2,(13).

[2]梁积深.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践探究[J].现代食品.2022,(21).